国有企业办医院 重走老路还是“党管资本”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3年02月08日讯】最近,中共等13部委发文,宣称支持国企办医院,引发争议与关注。有人批走老路,有人批朝令夕改,也有人认为是“资本党国化”。

近日,中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支持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宣称要加强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的统筹规划,鼓励国企创新办医模式,“充分发挥其在基本医疗服务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诊疗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

根据方案,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的主体资格登记为事业单位法人 ,在人员管理方面,按照事业单位方式,“试点开展高级职称自主评审 ”,考核评价机制。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应当纳入国家公立医疗机构绩效考核体系,突出“加强党的领导”和“治理”统一起来。

重走老路?

对于此方案,很多网友表达疑惑,“前些年是支持民企办医,现在是支持国企办医,唉!”“前些年十个部委联合发文,现如今十三个部委联合发文,哪个力度大?”“ 哎!就算调整能力再强,也架不住这么左右横跳啊! ”

也有人称:“想起了十部委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时候,P2P完全归零,老百姓哀嚎遍野!”

国企办医院是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经济改革后,对企业的社会职能,一直在改革,称为“剥离企业的社会职能”,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医疗领域。2019年6月12日,中共国家卫健委等十部委发布《关于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各地要严格控制公立医院数量和规模,为社会办医留足发展空间。

网络截图

2022年6月,中共国资委召开“全国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改革巩固深化推进会”,宣布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完成率99.6%。

网络截图

网民发帖称,“之前三供一业(供水、供电、供暖和物业管理)改革,刚把医院、学校从企业剥离出去,现在又回去了。来来去去折腾何时休。”

针对很多“走老路”的质疑和批评,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总监周丽莎表示,“前期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减轻‘企业办社会’的负担,所以改革的主要做法是鼓励移交地方管理、有序实施关闭撤销、开展资源整合和重组改制。最新公布的这份文件是支持以健康产业为主业的国有企业对医疗机构进行资源整合,实现专业化运营和集中管理。”

国资办医概念和界限混淆

2022年1月12日,微信号“健康界”发文《最后一批央企办医院去向落定,国资“巨无霸”如何“大象起舞”?》提到,在中国,按照登记注册类型分,分为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按照主办单位分,医院分为政府办、社会办和个人办。个人办医院属于民营医院。公立医院分为政府办公立医院和社会办公立医院。中国有2112家医院为社会办的公立医院。

社会办的公立医院由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管理,简称“非公协会”。

广州艾力彼医院管理中心庄一强告诉健康界,在艾力彼的医院集团榜单里,一直把国资医疗集团列为社会办医。“社会资本包括民间的资本和国有商业资本。凡是商业资本办医,都称之为社会办医,即使是国有商业资本,也必须按照商业的游戏规则来走,尤其是华润医疗和环球医疗,还是上市公司。”庄一强表示。

文章说,但是,有些央企医疗集团,从不和非公协会“一起玩”。搜遍非公协会的新闻,不见某些央企医疗的身影,也从不见到参与活动和合作的消息。

文章表示,在国企办医院的主体定位上,出现了概念和界限混淆的局面:国资办医被非公协会和行业认为是社会办医,自己也认为自己是社会办医;国资医疗集团认为自己是公立医院,也不参与非公协会,但年年出现在第三方的社会办医排行榜中…

党管资本

2月6日,大陆网易网站发文《也谈国企办医疗》,文章提到,在中国,教育、医疗、住房是三大民生领域,这些领域,绝对不能让私人资本占主导。

文章还举例说,比如地产领域,只留下极少数的几家民企,万科保利等国企在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教育领域严禁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保证了基础教育阶段的公立性质。

在医疗领域,现在出台的国企办医,实际上,就是让国药集团、通用技术医疗集团、华润医疗集团以及其它专业医疗国企集团做大做强,逐渐在医疗领域形成公立医院及国企医疗集团占主导地位的局面。

文章说,“这就是党管资本”。

(记者李丽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林清)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