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堪忧 中国私企市场份额连续四个季度萎缩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3年08月07日讯】过去40年来,私营企业在中国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一直呈爆炸式增长,但现在情况正相反,恐龙般的国有企业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这可能会影响中国经济未来的前景。

随着中国经济降温并进入增长放缓的新常态,其历史记录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形态——长期扩张,达到顶峰,开始下滑。中国的其它领域也呈现出相似的模式,包括出生率和结婚率、房屋销售和价格的增长、青年就业、人口及私企的发展。

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高级研究员维纶(Nicolas Veron)和黄天雷(音译)指出,截至2023年中期,在中国最大的企业中,私营部门的份额连续四个季度持续下降,这给对中国经济未来持乐观态度的人泼了冷水。

该研究所的数据显示,以市值衡量,100家最大的上市公司中,中国国有控股公司的份额从2023年上半年的57.2%上升至61%。同期,私营部门(即国有控股比例低于10%的企业)的份额自2019年底以来首次降至40%以下。

去年,尽管中共的抗疫政策几乎冻结了中国的经济活动,但私人投资仍保持正增长。但今年上半年,当人们期待消费和经济强劲反弹时,以民间主导的固定资产投资却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2%。

黄天雷告诉《巴伦周刊》(Barron’s):“在不再限制人员流动的情况下,私人投资的彻底收缩引发了对私营企业活力的严重担忧。”

自中共取消疫情限制以来,重振私营部门一直是政府的首要主题。但一些企业经理告诉《巴伦周刊》,实际政策并没有起到作用。

成都高档威士忌酒吧“Still Fun”的经理肖帆(音译)告诉《巴伦周刊》,酒吧的收入仍比疫情前低30%。他称利润极其“微薄”,并补充说他的工资也被削减了大致相同的数额。

专家表示,通过现金转移或增强信心刺激消费者支出将提振私营企业,但政策制定者似乎并不明白,或者没有意志力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上周,国务院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需求疲软是因产品安全问题、物流网络问题、销售渠道不发达等因素缺乏造成的。中共国家经济规划局副局长将缺乏“适合老年人的智能手机”视为消费障碍之一。

“不,不,不”,咨询公司Trivium在的分析师表示,“消费者没有支出,因为收入增长放缓,经济前景仍然不确定。”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亚当·波森(Adam Posen)在《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杂志上撰文写道,中国的经济可以与COVID病例相比较,后者的症状持续存在,并导致感染者长期虚弱。

波森表示,金融市场尚未完全认识到中国的经济形势有多糟糕,这是“经济长期COVID”的一个例子。他指出,中国面临着更为严重的、长期的不景气。这不是由于大流行,而是由于北京对经济的控制不断扩大。

“独裁政权的经济发展往往遵循可预测的模式:在一段时期内,政权允许政治上顺从的企业在公共支持下蓬勃发展”,他说,并以俄罗斯、委内瑞拉和土耳其为例。

“但一旦政权获得支持,它就会开始以越来越任意的方式干预经济”,他解释说,“最终,面对不确定性和恐惧,家庭和小企业开始更倾向于现金储蓄,而不是非流动性投资;结果,经济增长持续下滑。”

由于消费者仍对进一步的干扰保持警惕,波森表示,北京的任何刺激措施都不会产生预期结果。

(记者李昭希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林清)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