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保底梦碎!中国县城商铺租金减半无人问津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5月29日讯】随着经济大潮退下,中国不仅大中城市写字楼空置率飙升,商铺生意日渐萧条,就连曾经被视为“稳健投资”最佳选择的小城市商铺,如今也租不动了,陷入租金一降再降、减半也无人问津的窘境。

微信公众号“每日人物”5月29日发表的长篇调查报导中,采访了江苏、武汉等地几个小县城里的商铺房东,披露了县城经济衰退下,商铺越来越难出租的现状。

曾经从不空置的旺铺 如今“青黄不接”

“如果说,在大城市买商铺,是创业梦,是新起点,那在县城的商铺更像一条归家路,是保底资产,寄托了很多人‘一铺养三代’的美好愿景,但如今,梦醒了。”报导开篇写道。

据报导,张力家住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他的父母早年在县里最热闹的一条商业街上先后买下了8间商铺,后来都交由张力打理。因为地理位置靠近当地的商业中心,在过去15年间,这些铺面从来没有空置超过两个月。但最近两年,张力发现曾经热闹的商业街日渐清冷,铺面出租也变得艰难起来,曾经租客不断的铺子,如今已变得“青黄不接”。

眼看着招租越来越难,张力只有不断降价。 甚至店铺租出去以后,还会遇到租客中途要求降价的情况,作为房东,张力几乎每次都只能无奈地接受租金不断下降的现实,否则房屋空置,损失更大。

张力算是幸运的,他的商铺还在持续地出租,虽然按现在的租金,还得26年才能回本,但看到旁边其他几家老板的商铺都没能租出去,他已经开始在生活中小心行事,就怕“招人嫉妒”。

“无比艰难”抢到的商铺半价出租都无人问津  回本要等百年

家住武汉市汉口区的赵晓熙2020年在新洲区买了一个商铺,当初开发商宣称商铺所在街道“紧邻学校和体育馆”,是双地铁交汇地。然而,一年后收房时,赵晓熙发现原本承诺的学校和体育馆都没有,该地段的房价也从刚买时的3万多元直线降到了1万多元。

接下来,赵晓熙发现要出租这个商铺也相当困难。打电话来咨询的人都要压价,可是即使她退让到把租金打了对折,也没能把铺面租出去。房屋空置一年后,她只好再度妥协,将半价后的租金再降200元才招到了租客。

赵晓熙回顾了当初抢购商铺时的热闹景象:那时候,新洲街面上的知名奶茶店里的顾客也是熙熙攘攘,在这里抢商铺的过程也是“无比艰难”,盛夏时候,售楼处里挤满了人群。

最终,赵晓熙以将近每平方米3万元的价格抢到了一个商铺,全家都喜气洋洋,亲戚串门时也羡慕有加。如今,她和家人也算了算自家商铺的回报率,按照目前每月1300元的租金计算,得等她一百多岁时才能回本。

疫情后商场变空楼  房主“一铺养三代”的美梦破碎

另一个房东李盈莹持有的商铺招租也十分艰难。最初,还有几个人打电话来问问价钱,一路把租金从每月2000元压到了1200元,依然没有租客下定。到后来,连询租的电话都没有了。

从收房到现在,李盈莹的商铺空了一年多,她意识到,“原本计划养三代的商铺,好像砸手里了”。

据报导描述,李盈莹的商铺位置其实很不错,离CBD(商业中心)只隔了一条街,距离不到500米,“但如今,整个商业街,只有一家商场有客流量,李盈莹的商铺门前,根本没人经过”。

家住长沙的张颖,2019年在郊区的新楼盘买了3个商铺,首付就花了一百多万。自从COVID-19疫情(中共病毒疫情)爆发后,她的商铺就再也没开张过,整个商场都变成了一座空楼。她和其他业主还曾经到商场“维权”过几次,但连跑几次后,她也绝望了。

张颖向银行咨询后得知,现在3个商铺总价只值三四十万元了,而她每个月还得继续向银行交纳一万多元的房贷,她受访时哀叹:“这钱就跟打水漂一样。”

(责任编辑:何雅婷)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