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多家银行超5万元取款需预约 民众有说法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6月15日讯】日前,有关“深圳多家银行超5万元取款需预约”话题登上热搜榜,引发舆论热议。

据《南方都市报》报导,6月13日,走访深圳部分银行网点,发现储户2万元(人民币,下同)以下可通过ATM取款;2万元至5万元之间可直接在柜台取款;但5万元以上取款需提前与网点预约,更大额度取款需提供实际使用证明。

不同银行有不同规定,如光大银行规定2万元以上取款需预约,深圳农商银行规定10万元以上取款需提前预约。储户取款20万元以上,杭州银行要求提供使用证明,建设银行要求取款预约并在手机APP上审核。

至于原因,北京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深圳支行工作人员回应称,5万元以上取款需提前一天预约,是怕柜台现金用完“影响储户取款”。

实际上,“银行取款超5万元需预约”并非新规。2022年1月26日,中共当局就要求金融机构为储户办理人民币单笔5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应识别并核实客户身份,了解并登记资金的来源或者用途。

针对上述规定,业内人士对“金融一线”表示,这是针对“洗钱行为”。

除深圳外,陆媒报导,6月14日实地探访广州多家银行网点看到,广州多数银行网点都有超过5万元需要提前预约的要求。

有网友表示,不是全国早就这样了吗?为什么又上了热搜?

为何取款变得“复杂”了?对于当局的规定和说法,大陆民众有很多想法。

不少人支招:“那好吧,今天取49999,明天取49999,后天取49999。”“你可以取49900啊,然后再取100就可以了,这样不用预约。”

有人说,“预约我理解,大额预约一下也可以避免自己去取钱的时候,网点储备不足带来麻烦。‘评估用途再决定是否放款’我就不理解了,我自己的钱,你管我取来干什么,存你这儿成你的钱了?”

“预约可以理解,取款用途证明是什么鬼?”

“我花自己的钱,还得提供用途证明让银行审批?”

“钱存银行,钱就由银行做主了,想取钱得批准。很多以前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现在越来越多了。”

“银行这规定说白了就是打劫,存取自由就是个口号而已。”

“我存50万,需要预约吗?”

“现在都是短信不断的放贷款信息和电话,取款却要预约,万一紧急事情么,急着需要钱呢,存钱的时候却没有预约一说。”

“现在这社会到底咋了,以前还觉得挺好,现在有些东西真的一言难尽,感觉时刻被监视。”

“银行这样的做法是使国民仇恨国家的行为。”

“经济下行,银行资产质量下降,贷出去的钱收不回来,储户来取钱,自然没钱给。所以大额取款要预约,因为要去银行间市场拆解。”

“我的公司账号都要给我限额,神经病一样,做生意很不方便。”

“看来家里要再配置个大保险柜了。”

“存款直接来,取款需预约,到底是谁的钱。又要写说明,又要开证明,员工多挨顿骂,所里多加个活,用户多跑几趟,最后功劳归领导。只会添负担,设置一堆障碍,底层相互为难,该管的反而不管。”

中国银行刁难民众领钱

中国经济持续恶化,许多银行坏账暴增,现金流严重不足,无法让储户正常提领现金。

最离谱的一件事,就是大陆民众取款需要警方的同意。

陆媒报导,吉林省长春市的一位民众6月11日带银行卡、分证到吉林银行取钱,被告知需要辖区派出所同意才能办理。

12日,涉事银行工作人员向媒体确认,据辖区派出所要求,取款2万元以上,需向派出所报备,派出所对客户账户核实后,才可取款,警方声称是为了“防范电信诈骗”。

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其实不止吉林省,在中国很多地区的银行都存在类似情况,都设有提款上限,一但出现大额、经常性提领,提款人就会被要求出示相关证明文件。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商业银行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应当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存款人保密的原则。

有陆媒文章说,取款自由是储户的基本权利,任何单位或个人,包括银行和派出所,都无权设置法定程序以外的障碍。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不能随意为储户取款加设法规之外的障碍。

(记者李恩真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李泉)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