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内外交困 五部门喊救经济 专家:无用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3月08日讯】在周四(3月6日)的中共人大记者会上,中共财政部等五个部门宣布了所谓新的经济政策。专家认为,在中国国内消费疲软、美国关税战升级的挑战下,这些政策无法化解经济危机。

中共人大3月6日举行经济主题新闻发布会,包括中共央行、财政部、证监会、商务部和发改委等官员均有出席,并公布了今年的所谓经济政策。

其中,中共央行行长潘功胜宣称,今年将选择机会降准降息;而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则声称,今年政府债券规模将继续扩大,计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人民币,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人民币。

另外,赤字率按4%安排,赤字规模为5.66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

分析认为,财政政策的加码也只是以缓解债务危机为主,并不是刺激经济增长。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这种财政扩张,本质上它看起来像是稳增长的传统工具,但结合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以及它的一个经济结构来看,其实并不是说稳增长,刺激增长,而是缓解目前的债务危机为主。因为目前情况是经济结构失衡,需求不足,产能过剩,供需错配,还有市场信心的严重缺失,而且是长期的债务压力巨大,地方债务问题更加越来越严重。”

根据中共财政部曾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中国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大约为47.5万亿元人民币;截至2023年底,全国的隐性债务大约为14.3万亿元人民币。真实数据被指更糟。

目前中共依靠拉动经济的房地产深陷危机。另外,由于国内需求不振、美国关税压力的背景下,进出口数据也在大幅下降。

中共海关总署3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按美元计算,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前两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下降2.4%。其中,进口下降8.4%,出口虽然增长2.3%,但远低于市场预期。

蓝佛安周四声称,为应对国内外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中央财政预留了充足的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但分析认为,面对消费疲软、美中贸易争端加剧等挑战下,单靠经济政策难以化解内外交困问题。

时事评论员蓝述:“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不论是一线还是二三线的城市,目前都出现了30%到50%之间的跌幅。面对这两个数字,中共目前出台的所有的经济手段,都是极其苍白的,没有任何的价值,所以说目前的这些刺激经济的手段,都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

黄大卫:“目前的政策扩张跟货币放松,它没有触及到中国经济的真正症结。内外交困情况下,单靠经济政策是很难去解决目前的困境。”

新唐人电视台记者唐睿、特约记者骆亚采访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