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2月21日讯】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出创历史新高。尽管中共已推出“稳外资”行动方案,但专家认为,在中国营商环境恶化,房地产危机加剧以及美中关系紧张因素影响下,外资、内资还将加速逃离。
2月17日,中共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24年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出1684亿美元,资本外流规模创1990年有数据以来的最大。
同时中国企业也加速将资金转移海外,去年中国投资者向海外投资了1728亿美元。而外商流入中国的投资规模仅为45亿美元,降至33年来的最低水平,与2021年的外商投资3,440亿美元相比,仅占约1%。
对此,专家认为,外资加速撤离中国背后有多重深层原因。
美国经济学家黄大卫:“外资撤离的主要原因,第一个就是地缘政治的风险上升,美中关系紧张,欧美国家对于中国投资,他们担心受到未来的美中关系影响。第二就是营商环境的极度恶化,政府对私营企业的管控越来越多而且复杂,国进民退不断加剧,外资企业面临更多的市场不确定性与打压。例如很多的跨公司都受到一些检查甚至是罚款。”
2023年中共修订《反间谍法》和《数据安全法》等法规,打压外资,整个经商环境进一步恶化。
黄大卫:“第三个层面就是利润率的快速下降,商产性的企业它们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对非商产性的行业,例如一些律师事务所,经济研究事务所,受到的所谓的维稳的各种干涉干预特别多,导致他们的整体利润率急速下升。最后一个层面就是汇率风险,因为有明显的汇率不稳定因素,外资担心未来不能够把这些投资的钱换成美元和欧元。”
1月20日,美国总统川普上台后,对中国商品全面加征关税。中共则采取一连串措施反制,重启对Google和英伟达等美国企业的反垄断调查,同时对包括美能源产品、机械和车辆加征10至15%的关税。
川普第一任期发动贸易战,已促使大量外企和中企将工厂迁出中国。
而中国经济在疫情开放封控后复苏乏力,中共一面加强管控,另一面为了吸引外资,抛出种种措施。2月10日,中共总理李强又审议通过“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
但是随着川普重返白宫,继续推行关税措施,可能加速在华企业的撤离趋势。
台湾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专任副教授孙国祥:“国内企业加速资本外流的主要原因,首先就是经济增长放缓,企业预期悲观。房地产危机持续,消费者信心下降。企业担忧市场需求不足,减少国内投资转而将资金转移海外。当然也涉及到房地产市场危机,资金寻求避险策略。大量资金透过地下钱庄虚假贸易等方式,流向海外的房地产市场。”
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中企选择东南亚国家建厂,在中共“一带一路”倡议的地区投资等。东盟秘书处和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的一份报告显示,疫情后中国对东盟国家的投资,从2010年的不到40亿美元,飙升至2023年的170亿美元。
另据中共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设外企超过5.9万家,同比增长9.9%。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千多亿元人民币,同比下跌27.1%。
孙国祥:“新设企业数量增长并不代表实际的投资金额增长。可能有大量小型或空壳公司注册,但并未真正投入大规模的资本。我个人认为的是外企变相本土化的现象。由于中国政府对某些行业像是科技、数据安全的外资监管趋严,部分外企选择拆分业务在中国大陆注册新公司,让企业看起来更本土化以规避政策的风险。”
台湾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专任副教授孙国祥指出,这类似中资变外资来获取优惠的情况。
孙国祥:“第三个原因是地方政府推动所谓的招商引资。我们知道中国各地方政府普遍依赖外资招商考核,为了完成业绩指标可能鼓励外资企业注册,但不实际投入资金。某些地方政府甚至为这些只是注册的外资企业提供补贴,鼓励企业先注册再谈投资规模。”
专家认为,中共地方政府推动招商引资政策,导致新设外企数量被放大,这也意味着企业注册量增加,但并没有带来真正的经济成长。
编辑/李韵 采访/邱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