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4月03日讯】美国政府新公布的对等关税政策显示,美国将对中国进口商品再加征34%关税,叠加此前已加征的20%,美对华关税将达到54%。与此同时,美国的小额商品关税豁免政策也将被取消。经济学家称,美祭出的对等关税政策,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冲击是全方位的,将累及中国的经济成长。
星期三(4月2日),美国总统川普在白宫正式公布了最新的关税政策。根据白宫发表的声明,以下几个要点值得关注:
首先,美国政府将对所有国家征收10%的“基准关税”,该关税将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5日凌晨0时01分生效。
其次,美国政府将对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征收打了折扣的个性化“对等关税”,该关税将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9日凌晨0时01分生效。
相关政策显示:美国政府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34%的关税,对欧盟征收20%的关税,对英国征收10%,印度是26%,韩国25%,对日本24%,印尼32%,泰国36%,越南46%……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则是继续执行此前USMCA框架下的豁免。
外媒直言,此前美国政府对中国加征的关税已经攀升至20%,再加上这一轮的34%,意味着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已经上升至54%,“中国可能是新关税中受到打击最重的国家”。
摩根士丹利和野村等国际机构的分析师们则进一步指出,考虑到在2018年之前,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税率在3%左右,川普第一任期内曾额外加征的关税平均税率为8%,再叠加今年以来加征的54%,实际上美国政府对中国出口商品的加权平均关税税率,累计已上升至65%—66%。这已经与中方对美国商品征收的67%的关税持平。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文分析称,美国加征对等关税冲击全球经济,对于出口美国依赖度较大的国家将受更大打击。对中国而言,不仅出口贸易将进一步受到打击,还会拖累中国的经济成长。
罗志恒认为,川普抛出对等关税政策有3个目标:其一,增加财政收入,为美国减税政策预留财政空间;其二,吸引制造业回流美国;其三,把关税大棒当作对外谈判,实现政治经济利益的工具。
中国大陆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4月3日发文分析称,对中国出口企业而言,川普政府祭出的这一套政策组合拳的影响是双重的:不但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将面临更高关税壁垒,通过跨境电商渠道的“小批量、多批次”出口模式也受到直接遏制。
报导表示,“羊毛出在羊身上”,对等关税的冲击下成本上涨,出口商品涨价“几乎是确定的一步”,而价格上涨意味着中国供应链的“价格优势”将被削弱,商家将面临订单量的减少。
在此轮关税宣布之前,就有外贸工厂告诉陆媒,美国客户已经发来邮件表示不会单独承担增加的成本,要么双方协商,要么终止合作。
宁波凌凌七跨境电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幸接受陆媒采访时称:“中国工厂的利润并非如外界所想像的能达到30%至40%。实际上,(中国企业的)利润空间相当透明,一般维持在5%至10%。对于技术含量较高、进入门槛较高的工厂,利润或许能达到15%至20%,这已属较高水平。”
对此,陆媒分析指出,“外贸工厂的业务情况与头部客户的订单息息相关,某个大客户的订单没能做成,工厂可能就会面临关停的局面;但其有限的利润空间难以做出让渡,即使双边承担一半的关税,也有可能是工厂全部的利润。”
值得注意的是,东南亚不少国家这次也都在美国政府实施“对等关税”的名单上,这意味着不但中国直接销往美国的产品会面临高关税,去东南亚国家建厂,试图通过转口贸易或对外投资来规避美国关税壁垒的方式,也将受到很大限制。再加上跨境小额包裹免税政策被取消,中国出口贸易所面临的处境更加糟糕。
根据美国政府发布的通告,美国将从5月2日正式取消针对中国出口的价值800美元以下商品的“小额免税”政策。按照新的措施,所有通过国际邮政网络发送的价值在800美元或以下的货物,需缴纳其价值30%或每件25美元的关税,今年6月1日后这笔费用还将增加到每件50美元。
对此,陆媒分析称,小额豁免政策取消,意味着直邮卖家可能会面对更长的处理时间、更高的申报成本和更复杂的流程。报导直言,“关税政策的大棒落下,对中国出海企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全球化布局。”
(记者何雅婷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