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4月04日讯】可能有朋友拆过手机或耳机,发现里面会掉出一些像盐一样的白色小颗粒,很多人还以为是“脏东西”,其实这可是藏在手机扬声器里的黑科技。这个小东西叫做“Bass粉”,我们每天听的音乐,刷的视频里,都有它的帮助,它可是提升低音效果的一把好手。下面我们请记者张博媛来讲一讲。
其实Bass粉就是低音粉,是一种能提升低频音效的材料。它是怎么被发现的呢?这还要从20世纪中期说起。
随着音响设备越来越小型化,工程师们就面临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产生高质量的低音?
这里先解释一下,在相同的推力下,更大的空间就能产生更好的低音。比如,你吹牛奶瓶子和口服液瓶子,小瓶子吹出来的声音尖细,而大瓶子的声音就低沉厚重多了。这是因为空气震动幅度不一样,瓶子越大,低音越足。而手机只有巴掌大,空间小得可怜,想要好听的低音就非常的难。
声学工程师最先尝试的方案是用吸音棉,由于吸音材料上的多孔结构,可以很好地将环境回声吸收,并过滤多余的声波。在填充吸音棉后,可将发声体积等效增加40%左右。
这时问题就出现了,吸音棉需要空间,大设备还能塞,小设备就难了,比如耳机。于是,聪明的工程师就发明了“Bass粉”:一种粉末状的多孔吸音材料。它们通常由玻璃纤维、陶瓷微粒或其他吸附性较强的材料混合而成。这些小颗粒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增加扬声器腔体的等效体积,就像你在一个小瓶子里建个迷你游乐园那样复杂,它们还能吸收空气中的多余震动,让声音更稳,低频更饱满。
更有意思的是,Bass粉不是呆呆的躺在里面,随着音乐响起的时候,它会随着气流飞舞,形成“动态声场”。其实,早在十年前,iPhone 6s 就已经开始用Bass粉了。当时,苹果发布会的重点都在其他酷炫高科技上,没人注意到扬声器里的低音黑科技。
Bass粉虽小,但能量很大,承担着扩大低频、减少杂音、优化震动等多重职责。而且只要填满声腔体积的25%-40%,效果就非常显着了。
现在,当你的耳边再响起美妙的音响的时候,请会心一笑吧,因为你知道,有一群小小的Bass粉,正在随乐起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