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智慧】植物性饮食真的更健康吗?揭开它对心理健康的真实影响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3月30日讯】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可能正悄悄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当越来越多人投入植物性饮食,你是否也曾相信:少吃肉、多吃菜,就是迈向身心健康的捷径呢?事实可能并没有那么简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植物性饮食背后的一面。

好的主持人。随着环保意识和健康理念的推广,越来越多人选择了植物性饮食,觉得少吃肉、多吃菜就是迈向健康人生的起点。但研究发现,如果没有规划好,反而可能让你的大脑“营养短缺”,情绪起伏大、焦虑甚至抑郁。

根据2020年发表在《食品科学与营养关键评论》(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不吃肉的人患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比例明显更高。这可能与植物性饮食中某些关键营养素的缺乏有关。

尤其是纯素饮食的人,更容易缺乏维生素B12、维生素D、锌、碘和欧米伽-3脂肪酸,以及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而所有这些营养素都是大脑健康所必需的。并且植物中的化合物(抗营养素)会干扰人体的吸收,使人体更难从植物性食物中获得关键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举例来说,根据2024年的研究,植物来源的铁吸收率仅约2%到20%,远低于动物性饮食中的15%至35%的铁吸收率。缺铁可能导致注意力缺陷或者多动症(ADHD)以及其它精神疾病。大脑20%的部分由DHA组成,DHA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DHA摄入不足也会有自闭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风险。

尽管存在挑战,但是通过精心的规划,植物性饮食还是可以满足营养需求的。营养师建议,搭配富含植物性铁和维生素C的食物一起吃提升铁吸收,使用浸泡、发酵和发芽等技术降低植酸含量,促进营养吸收,补充微藻类DHA等等都是不错的方法。让身体获得真正需要的营养才是保证健康的关键。

新唐人电视台记者天心、 田原综合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