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进军国际市场受挫 欧航局:适航认证需3-6年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5月01日讯】作为中共当局所谓“大国崛起”代表性项目之一,“国产大飞机” C919正在全力进军国际市场,却在欧洲遭遇重挫。欧航局近日公开表示, C919客机要获得欧盟的适航认证需等待3-6年。外媒指出,C919只是披上了中国壳的组装飞机,一旦遭到美、法反制,其“国产梦”就会破碎。

据路透社报导,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执行董事吉耶尔梅(Florian Guillermet)本周一(4月28日)在回应媒体质询时说:“正如我们正式通知该公司的声明,C919无法在2025年内获得认证,我们估计会在3到6年内,完成C919的适航认证审查”。

报导指出,C919 的设计目标是与欧洲的空中巴士及美国波音公司的畅销窄体机型进行竞争。这款飞机于 2022 年在中国国内获得安全认证,目前仅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飞行。

中国商飞公司(COMAC)曾公开表示,其目标是让C919在今年内获得欧盟航空安全局(EASA)的安全认证,为其进军国际市场开路。但欧航局的前述声明,让C919快速国际化的梦想破碎。

此前不久,爱尔兰的瑞安航空(Ryanair)公司曾表示,如果价格合适,该公司会考虑购买中国的C919客机。

随后美国国会众议院议员拉贾‧克里希纳穆尔蒂(Raja Krishnamoorthi)致信瑞安航空CEO迈克尔‧奥利里(Michael O‘Leary),告诫他中国商飞与中共军方关系密切,并且已有证据表明,商飞非法获取了外国知识产权并从中牟利。出于安全考虑,不应购买中国的C919飞机。

网媒Vocus (方格子)日前发文分析指出,被中共官媒吹捧为“民族飞机”的C919大飞机,其关键系统超过7成的组件设备来自美国与法国。

例如:C919的飞控系统来自美国,这是飞机的“大脑”,一旦被限供,根本飞不起来;其引擎与推进系统来自法国,一旦被限制,没有动力,飞机连滑行都做不到;电力、航电、燃油、起落架等重要组件均来自美国,“每一项都是高风险依赖”。

文章表示,中国仅在机身、机翼等结构性部分保有制造主导权,这让C919更像是一台“自主外型、他国心脏”的拼装机。在中美地缘政治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一旦成为美国反制对象,C919将成为“无法交机的国产梦”。

(记者李明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林清)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