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5月16日讯】观众朋友好,欢迎收看《新闻直击》。今天是,美东时间5月15日,星期四。
今日焦点:俄乌首脑将缺席土耳其和谈,泽连斯基斥俄代表“假谈”;川普抵达中东行最后一站阿联酋,盛大欢迎式显示美阿深化关系;亚洲多地疫情回升,香港、新加坡重现感染高峰;湖南重病人被要求亲自取款,不幸死在银行,事件引发民愤;日本真的要在7月5日发生大海啸,东岸三成被淹没吗?预言家本人回应。
【普京缺席土耳其和谈 泽连斯基也不出席】
我们首先来看,全球瞩目的俄乌和谈。
原定于本周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俄乌和平会谈,今天(5月1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并未现身,只派出由总统顾问梅金斯基(Vladimir Medinsky)带队的代表团,引发乌克兰方面强烈不满。
乌总统泽连斯基亲自抵达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后,直接在记者会上批评说,这是一场摆拍,俄罗斯根本没诚意。他还说,“我们都知道谁才是俄罗斯真正的决策者。”
俄方代表团成员还包括外交部副部长加卢津(Mikhail Galuzin)、俄军总参情报总局局长科斯图科夫(Igor Kostyukov),以及副防长福明(Alexander Fomin)。而乌方则原本由泽连斯基本人和外长安德烈.西比哈(Andrii Sybiha)率团,规格明显更高。
乌克兰外长安德烈.西比哈则在土耳其表示,乌方此次高规格代表团的派遣,体现了“对川普总统为实现公正和平所做努力的开放和支持”。他强调,乌克兰从未、也不会成为和平的阻碍。
泽连斯基之后确认,已指派国防部长乌梅罗夫(Rustem Umerov)率团参与谈判,如果会谈成行,这将是双方自2022年以来首次面对面对话。
泽连斯基本人决定不飞往伊斯坦布尔,理由是普京既然不出席,他本人也不会与俄方代表直接会面。
俄方代表梅金斯基则表示,这次会谈是“伊斯坦布尔和平进程的延续”,强调俄方“致力于建设性谈判”。
他还向俄媒表示,俄方准备讨论“可能的妥协方案”,并称已派出来自各部门的高级代表,以回应外界对代表层级过低的批评。
泽连斯基也重申,乌克兰不会承认任何被俄占领的地区为俄罗斯领土,强调“那是我们的土地”,这是他不可动摇的立场。
另一方面,两位熟悉美方情报的美国官员告诉CNN,就在和谈筹备期间,俄罗斯正加速在前线集结兵力。他们透露,普京可能计划在未来几周内发动新攻势,目标可能是乌东地区,甚至逼近基辅郊外。
这场会谈后续是否还有转机,我们会持续关注。
【川普抵达阿联酋 盛大仪式展现美阿深化关系】
今天(5月15日),川普总统完成卡达访问后,抵达中东行最后一站——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继续推进美国的战略外交。
阿联酋为川普举行了盛大欢迎仪式。川普专机降落在总统航站楼后,现场鼓声、吟唱声不断,仪仗队夹道欢迎。阿联酋总统谢赫.穆罕默德.本.扎耶德(Sheikh Mohammed bin Zayed)亲自迎接。欢迎队伍中,有人手持宝剑,有人身穿白袍起舞,小孩挥舞美阿国旗,现场气氛热烈隆重。
川普步入空军一号专属走廊,随后与阿联酋总统进行私人会谈。他还参观了阿布扎比地标谢赫扎耶德大清真寺(Sheikh Zayed Grand Mosque)。当天,为了川普来访,清真寺整日关闭。川普称这是一种“对美国的重大敬意”。
他在现场对记者说:“这座清真寺太美了。我为我的朋友们创造的文化遗产感到骄傲。”
在导览人员陪同下,川普参观了清真寺的诺尔大厅、、金雕墙面,还有主厅那张“世界最大手工地毯”,并在中心点拍照留念。
这次访问也传递出深化合作的信号。阿联酋教育部长萨拉.阿米里(Sarah Al Amiri)在接受CNN采访时说:“川普总统展现出的美阿关系,不只是交易,而是更深层的合作。”她表示,阿联酋正推进经济多元化,尤其重视人工智慧发展,盼与美国在科技领域携手前行。
近年来,美国限制AI芯片出口,防止先进技术流向中共等对手国家。阿联酋则有意成为全球AI领头羊,芯片依赖美国,让双方合作更显关键。
川普此行走访沙特、卡达与阿联酋,三国都以最高规格接待。这不仅巩固了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布局,也被认为是海湾国家对川普政府外交政策的正面回应。
【亚洲多地疫情回升 香港、新加坡重现感染高峰】
最近,COVID-19疫情在亚洲多地又有反弹迹象。香港、新加坡等地的卫生部门纷纷发出警告,提醒公众注意新一波传播正在加剧。
彭博社今天(5月15日)报导,香港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管欧家荣(Albert Au)表示,目前香港的病毒活跃程度“相当高”。数据显示,最近呼吸道样本中的阳性率,已经攀升到近一年最高。仅在截至5月3日的一周内,香港就报告了31例重症和死亡个案,是一年以来的最高记录。
虽然目前这波疫情还没达到2022年的高峰,但下水道病毒浓度上升,医疗问诊和住院人数也都在增加,显示病毒正在城市中快速扩散。
在新加坡,卫生部也罕见发布了近一年首份疫情数据更新。5月3日那一周,感染人数估计达到14,200人,比前一周上升了28%,住院人数也增加了约30%。
新加坡方面说,这波上升可能跟群体免疫力减弱有关。目前没有证据显示出现了传播力或致病力更强的新变种。
另据台湾媒体报导,台湾确诊人数也已连续5周上升。一名医师在社群平台上透露,目前疫情狂烧,门诊患者中每10人就有3~4人确诊,就连快筛也开始出现不够用的情况,提醒大家务必做好防护。
医师进一步提醒,若出现发烧不退、喉咙痛、全身酸痛无力等症状,务必检验是否感染新冠。特别的是,这波疫情有许多患者伴随肠胃不适,包括胃痛、恶心、想吐等症状。这些症状提醒民众提高警觉,及早筛检,避免疫情扩散。
与此同时,中国大陆也出现类似趋势。根据中共疾控中心5月的数据,大陆的阳性率从4月起持续上升。南方省份感染率普遍高于北方,全国急诊门诊中,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连续数周排名第一。不过,大陆医院近年来拒绝检测新冠,真实数据不为外界知晓。
不少民众反映,疫情其实一直根本没结束。很多人仍被后遗症困扰,比如咳嗽不止、反复发烧、心悸胸闷,甚至出现猝死。还有人表示,现在去医院看病,排队几个小时都不一定排得到。
有报导指出,五一假期过后,四川、天津等地的医院压力剧增,殡仪馆也频繁出现火化排队现象。
在香港,疫情也波及到演出活动。歌手陈奕迅近日确诊,不得不取消原定在高雄的演唱会。他的团队已在社交媒体发布了相关通告。
【湖南病人被要求亲自取款 死在银行引发民愤】
我们再来关注,湖南株洲发生的一起悲剧,今天在网上引发众怒。
5月14日,在中国农业银行“株洲田心支行”,一名62岁女储户,在取款过程中不幸身亡。
据陆媒报导,这名女士因糖尿病-并发症正在住院。她的家人想取出5万元定期存款付医药费,带着她的身份证和存单到银行,却被告知“密码不对”,必须本人亲自到场办理。
无奈之下,家属将病人用轮椅推到银行现场。在办理人脸识别过程中,病人被要求抬头、摇头、眨眼等动作,但因身体虚弱难以完成。银行拖到临近下班仍然没有办好取款。患者在门口感到不适,被抬出透气,不久不幸去世。医护赶来时,患者被确认死亡。
死者外甥彭先生在网路上发文控诉,家属从下午四点多折腾到晚上,直至人已去世后,钱才被取出。他愤怒地问:“救命钱存在银行,为什么就是取不出来?”
事件当晚,银行门口聚集大量民众围观,警方出动维持秩序,现场气氛紧张。根据网传画面,银行外有持枪保安把守,大量群众聚集拍摄。
今天(5月15日),中国农业银行株洲分行回应称,“已成立专项工作组,配合警方调查”。株洲市公安局田心派出所也证实事件属实,称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这起事件在网路上持续引发热议。不少网友批评银行制度过于僵化,脱离实际,导致悲剧发生。也有声音质疑,近年来银行对储户取款频频设置限制,公众对金融体系的信任感正遭遇挑战。
事件后续进展仍在跟进中,舆论呼吁相关部门厘清责任,尽快拿出改进方案,别让“救命钱变成催命符”。
【日本7/5大海啸 东岸三成被吞?预言家回应】
我们接着来看一则最近在东亚网路疯传的“灾难预言”。
曾因漫画预言“311大地震”而走红的日本漫画家“龙树谅”,最近又引发关注。他在作品中写到,2025年7月5日将发生更大规模地震,海啸甚至可能吞没日本东海岸三分之一。这个预言吓坏不少人,还引发了一波日本旅游退订潮。
据《产经新闻》报导,今天(5月15日),龙树谅本人回应说,希望大家保持冷静。他强调,“该不该相信,留给大家自己判断”,但也建议民众听专家的意见、采取实际行动更重要。
出版这部漫画的飞鸟新社也出面说明,这只是作者基于“预知梦”创作的作品,并无意制造恐慌,希望大家理性对待、防灾靠科学。
面对这波预言潮,日本的防灾专家们也站出来辟谣。
信州大学防灾减灾中心主任菊地聪提醒民众,与其恐慌,不如实际做好防灾准备,维持正常的日常生活才是重点。
日本《读卖新闻》旗下“防灾日本”平台也指出,日本政府此前确有估算南海海槽未来30年内发生大地震的概率为80%,但科学目前根本无法精准预测哪一天会发生大灾难。比起盲信预言,平常做好自救、互救训练才是真的有用。
《日本放送协会》(NHK)报导,自2023年以来,和“7.5大地震”有关的影片数量暴增,目前已有超过1000条,累计观看量超过4000万次;其中繁体中文地区的视频数量也达220条以上,总播放量超过5200万次。
这波预言,已经影响到实际旅游业。多家日本旅行社表示,受传言影响,今夏前往日本的团体订单明显下降,一些游客选择改赴澳洲、迪拜等地,部分香港飞往仙台、福冈、扎恍的航班,也因预订减少而被迫减班。
为稳定民心,日本政府和地方首长也发声,提醒公众别被社交媒体的灾难预测带节奏,更应重视“科学防灾、日常准备”的基本原则。
感谢您,收看本期的《新闻直击》,我们,下期再会
《新闻直击》制作组
(责任编辑:刘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