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毒是被默许的:一场关于铅中毒、食用油与化学液体混装运输、关于底层命运的一个惊天假设

作者:赵杰

2025年7月1日,甘肃天水,一家幼儿园被曝出233名幼儿血铅中毒。经调查,园长朱某琳等人同意在食品中添加含铅彩绘颜料,这些颜料包装上明确标注“禁止食用”。更讽刺的是,这些“颜料”是通过网购平台轻松购得,然后稀释后用于烘焙和甜点制作。

谁吃进了这些毒?是三四岁的幼儿,是底层普通家庭的孩子。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个幼儿园的事故。 2023年5月我的女儿就读于洛阳市涧西区51中学附属幼儿园时,我在幼儿园食堂发现大面积腐烂的苹果依然保留,准备切块给孩子们做午餐食用,最后经历举报给老师,校长和当地食品局无果后被迫给孩子转到私立幼儿园,这只是我个人的经历,但想想看社会层面上又发生多少这样的事情:
震惊中外的三鹿奶粉事件毁了多少原本幸福的家庭,最后的元凶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只被判无期徒刑,2025年最新消息,田文华服刑期间表现良好已经获得三次减刑,而那些被害的家庭现在依然承受着这场人为的苦难。

江西“鼠头鸭脖”事件:学校食堂饭菜里吃出疑似老鼠头,被官方坚称是鸭脖,公然挑战人类底线“指鼠为鸭”直到舆论爆炸才改口;

食用油罐车事件:罐车运输完化学品不清洗,直接装食用油,几十万吨问题油流入市场。

这些事件曝光后,舆论愤怒,官方遮掩打压舆情,甚至当众“指鼠为鸭”虽然到最后一些人会被刑拘。看似处理得当,实则是老套剧本的重演——基层背锅,舆情冷却,事件归档。

我们不禁会问为什么?为什么出事的不是高官子弟?各大政府机关幼儿园呢?而是千千万万在底层挣扎的普通人。

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
监管从不缺文件,但总是慢半拍;
媒体偶尔发声,但很快禁声;
责任人总有替罪羊,但系统从不改变。

看似混乱,实则有序;看似失误,实则默许。

这不是“没人管”,而是“有人设计”。

我看到一个段子,说中国未来不太可能真正老龄化,因为政府正在通过一种“默许”的方式,让底层人群长期使用有毒食品。

你年轻时,新陈代谢快,毒素还能排出去;等你五六十岁,新陈代谢下降,毒素积累,癌症、高血压、肾衰竭接踵而至。你进医院,政府的医疗体系就能榨干你最后一点积蓄。等你死了,养老金也省了。

这一套逻辑环环相扣:
• 年轻时,你被压榨劳动力;
• 中年时,你靠吃毒熬日子;
• 老年时,你刚要喘口气,就被病榨干;
• 死后,你一辈子的辛苦钱又回到了体制里。

如果这真的是计划,那它无疑是精妙的。你辛苦一辈子,最后什么都没留下,甚至连原因都不知道。

我们当然不能断言这一切是真的。

我们只是假设:
如果毒食品是被默许的;
如果榨干你的是一套制度性的链条;
如果整个社会是在“选择性地投毒”;

这只是个假设,但你有没有觉得它太熟悉了?我们当然希望这是危言耸听。
但更可怕的是——它可能不是。

2025年7月8日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作者提供/责任编辑:刘明湘)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