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重创利润 中国33家上市车企总负债近万亿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7月10日讯】在产能过剩价格战的重创下,中国车企利润整体暴跌,主要财务指标普遍恶化。伦敦证券交易所数据显示,被纳入统计的33家中国上市汽车制造商,总负债已接近一万亿元(人民币,下同)。

伦敦证券交易所(LSEG)对比亚迪等33家中国上市汽车制造商编纂的数据显示,在过去6年间,这些上市车企的主要财务指标普遍恶化。

其中,利润率中位数已从2019年的2.7%,大降至2024年的0.83%;产业的总库存量则在这6年闲翻倍,到2024 年已达到3700亿元;同期,汽车制造商的总债务飙升至 9590 亿元,与2019年相比上升了56%;去年的中位数债务股权比则已升至 51.3%,与2019年相比上升了21%。

此外,中国汽车制造商们支付供应商和其他短期债权人的平均时间在拉长,从2019年的99天延长至2024年的108天。其中,作为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巨头的比亚迪,2024年向供应商和短期债务人支付款项的平均时间为127天;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的付款时间更分别长达223天和237天。

路透社的报导特别提到,欧洲和德国的汽车配件供应商,通常在40至50天内即可收到汽车制造商的付款。报导认为,产能过剩叠加粗暴的价格战重创了企业的利润,这是导致中国汽车产业深陷债务泥潭的罪魁祸首。

稍早时候,英国《金融时报》曾于今年6月中旬报导称,在其统计的16间中国主要上市车企中,到2024年底,超过三分之一企的流动负债已超过其流动资产,因而被迫转向施压供应商来维持自身的营运资金。其中,比亚迪在这方面的问题特别突出。

相关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底,比亚迪的流动资产为3710亿元,其流动负债却高达4960亿元,营运资金赤字为1254亿元,较两年前增加了36%。

报导还提到,今年第一季,中国车企的利润率平均为3.9%,较去年下降0.7个百分点。报导表示,预计到2026年,会有一批中国车企在新一轮淘汰赛中,因流动性危机而倒闭。

(责任编辑:何雅婷)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