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7月14日讯】中国6月份出口大增。其中,对美出口大降而对东盟的出口额暴增。经济学家警告,这是赶在美国实施高关税前的“最后狂欢”,且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贸易转口”或“洗产地”,若美方关税超过35%,制造商的所有利润将全部蒸发,抢出口的透支效应也将在未来数月展现。
中国海关总署7月14日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显示,中国6月份出口额为3251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8%。这一数据超过了路透(Reuters)调查中经济学家们预测的5.0%的增长幅度。
按出口品类来看,汽车出口增长高达23%,玩具出口增长达8%,而稀土、智慧手机和电脑等产品的出口额,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按出口地区分布来看,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大减16%;对东盟十国的出口额则同比猛增了16.8%,其增幅远超对其它主要经济体;对欧盟(EU)出口也增加8%;对日本出口增7%,增幅均超过去年同期。
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这些亮眼的数据背后,反映出的其实是中国出口商赶在川普政府划定的暂缓对等关税实施大限到来前“抢出货”的短期效应。这种现象被外媒形容为“末日抢出货”。
路透社7月14日的报导就分析指出,如果中美当局在8月12日前无法达成协议,美方将可能重新对中国产品征收超过100%的惩罚性关税,中国厂商为了抓住关税休战的最后窗口期,纷纷把未来数月的订单提前生产并出货,从而制造了6月份出口的“虚假繁荣”。
国外的经济分析师们已注意到,在这波抢出货浪潮中,中国对东南亚国协(ASEAN,简称东盟)的出口额暴增,且增幅远超对其它主要经济体。分析师们认为,这表明中国的制造商在面对美国市场的严峻挑战下,正采取两种策略:一是积极开拓东南亚等邻近市场,二是更为隐蔽的“贸易转口”或“洗产地”。
所谓“贸易转口”是指货物从出口国运往第三国(地区),在该地未经实质性加工,又转运至进口国的贸易方式;“洗产地”则是更具欺骗性的行为,透过在第三国进行象征性的加工,使其获得该国的产地证明,以规避原出口国面临的更高的关税。
然而,无论是贸易转口还是洗产地,这类行为已引起美国等进口国的高度重视,正采取措施进行打击。美国在与越南签订的协议中就已明确规定,对其它国家经由越南转运至美国的商品,将加征40%的关税。同时,川普政府还公开警告,将对所有试图与美国硬杠的“金砖国家”(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的进口商品征收更高的关税。
还有经济学家警告,中国厂商们为规避即将到来的毁灭性关税而采取的短期抢运是“虚假繁荣”,其中对东南亚的转口贸易及洗产地的因素,对未来几个月的出口贸易造成了威胁,而这种现象反映出的是全球供应链在政治压力下的扭曲与重构。
研究机构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的中国经济学家黄子春(Zichun Huang)警告,超过35%的关税将会完全抹去制造商的利润。
她说:“关税可能会维持在高位,而中国制造商透过降价来迅速扩大全球市场份额的能力,也面临越来越大的限制。因此,我们预计未来几季出口成长将会放缓,从而拖累整体经济增长。”
(记者何雅婷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