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7月15日讯】最近中纪委监察网发布文章,声称要紧盯国企领域“逃逸式辞职”问题。评论认为,“逃逸式辞职”是官员的避险模式,这种情形明显增多,可能是一种征兆。
最近多家党媒聚焦“逃逸式辞职”问题,中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此前也刊发文章,声称要紧盯国企领域“逃逸式辞职”问题。文章声称从2024年来,驻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纪检监察组等共查办“逃逸式辞职”案件4件4人。湖南省纪委监委2024年下半年以来发现8家省管企业“逃逸式辞职”问题等。
所谓的“逃逸式辞职”是指贪腐官员通过提前退休、辞职,逃避查处,还可能去原业务管辖范围内的企业任职 ,“捞取” 好处。
中国银行贵州省分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徐鸿周离职7年后被查,他被公告是“逃逸式辞职”的典型。徐鸿周长期收受礼品礼金,为逃避惩处谋划离职。2017年他从中国银行离职后,又违规到业务相关的企业任职,利用职权在贷款审批等方面为他人谋利,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根据党媒的说法,国有企业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腐败多发,“逃逸式辞职”问题也比较严重。
而这些国企官员选择“逃逸式辞职”,除了贪腐,可能还有其他原因。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员沈明室:“尤其这些国营企业的这些高阶的主管,他比较会面临这种问题。他当初晋升高位的时候,就是被某一派所提拔的。当不同派系在整肃的时候,他所依赖的派系头头被倒台了,那他是不是要赶快走?因为如果不走的话呢,可能就会受到牵连。一个是派系的整肃的牵连,第二个就是你可能在前任在的时候有协助贪污或者做一些非法的事情。所以上面倒台以后呢,那你紧接着可能就要承担这个责任。”
评论认为,“逃逸式辞职”是官场蛀虫的避险模式,这种情形明显增多,可能是一种征兆。
旅美时事评论员郑浩昌:“中共官场就是蛀虫多,但采用‘逃逸式辞职’的通常都是不到老虎级别的。但是如果说逃逸式辞职的情况明显增多,就有点不太寻常了,这就可能是经济或者政治地震要来的前兆。大家都知道地震来之前,小动物都会比较早嗅到危险,通常会早早挪窝。虽然这些贪官级别不高,但是他们在官场的嗅觉也是很灵敏的。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未来是可能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局的。”
党媒说,应对办法是强化对离职干部的全周期监管。包括离职前检查;细化干部离职后去其它单位任职的规定;以及离职后还要严格摸底、排查和核查等。这意味着,国企现任或退休、离职干部将受到更严格的监管。
沈明室:“紧盯这些国企呢,当然第一个就是收缴他们的所有护照,不准让他们出国。因为出国同时可能你就会潜逃。第二个就是如果你有异常的出外的行程或动态等等。他会紧盯,掌握你的所有的这个行动。这个就是用最高规格严密的这个监控,来防止各种意外状况的发生。那尤其是中共现在内部正在遭逢权力斗争的时候。我想这种相互监督管控是越来越严格的。”
最近另一起“逃逸式辞职”是“绿城中国”前董事会主席张亚东。他辞职约两个月后,5月在香港国际机场被有关部门人员“精准拦截”。张亚东在大连官场从城建局局长升至副市长、市委常委兼统战部部长。2016年被调往央企“中交集团”,2018年被“中交集团”空降到“绿城中国”。而“中交集团”是“绿城中国”的单一最大股东。张亚东被拦截后,6月,包括“中交集团”原董事长王彤宙、总经理王海怀在内的5名高管被查。
编辑/尚燕 采访/常春 后制/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