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7月16日讯】7月15日,据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通报,该区发现基孔肯雅热疫情,已经确诊478例,引发民众担忧。
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通报称,2025年7月8日,监测发现一起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经主动病例搜索和检测,截至7月15日,全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78例,主要集中在乐从镇、北滘镇、陈村镇,均为轻症病例。
通告称,与登革热相似,主要由伊蚊(俗称花斑蚊)传播,可通过清理孳生地、杀灭蚊虫等措施阻断传播途径。。
公开资料显示,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各年龄段人群均有可能感染发病。感染后,通常3-7天内出现症状,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明显的关节疼痛或皮疹;还常伴肌肉疼痛、头痛、恶心、疲倦等不适。多数患者为轻症,大约一周可治愈;重症及死亡病例较为少见。
基孔肯雅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直径约65纳米。这种病毒主要分布在非洲和东南亚,其流行毒株分为亚洲型、西非型、东中南非型等。1952年,非洲国家坦桑尼亚首次暴发基孔肯雅热疫情,从此这种病毒开始飘扬过来,传播到亚洲、欧洲、美洲共计差不多60个国家。
在中国,基孔肯雅病毒没有长期广泛传播,但在广东、浙江、云南都曾出现过输入性病例。
该消息引发了当地民众的担忧,有的担心,夏天蚊虫本来就多,防不胜防,有的担心会不会人传人,还有的质疑该病毒如何“从境外输入”的。
网友称,““这听起来有点吓人。”“会人传人吗。”“千万别去广东玩了,真的要注意防护哦。”
(记者李郦综合报导/责任编辑:郑宇)
本文网址: https://cn.ntdtv.com/gb/2025/07/15/a104003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