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芒果冷藏不再长黑斑 保鲜期增倍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7月25日讯】芒果因其甜度和味道受到许多人喜爱,但这种热带水果在冷藏时极易发生“冷害”,导致果皮长黑斑、果肉软烂影响品质与风味。澳洲科学家开发出一种低成本无毒技术,不仅能有效对抗冷害,还能将芒果的冷藏保鲜期延长一倍。

随着全球对水果和蔬菜消费需求增加,芒果产量也随之增加。然而,全球极端气候使得蔬果容易在长途运输中快速腐烂,即便蔬果用上冷藏技术,也难免让一些不耐寒的蔬果出现“冷害现象”(Chilling Injury, CI)。

尤其是芒果、香蕉等热带水果,不仅对低温极为敏感,还容易受到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的影响。芒果通常在绿熟阶段采摘,可在13°C下储存约14天,一旦储存温度低于12.5°C便会引发冷害,其果皮就会出现黑点,而果肉会开始软烂。

为了解决芒果易受冷害造成的问题,拥有100多年历史的澳洲伊迪斯科文大学(Edith Cowan University)开发出一种低成本且无毒的技术“水相臭氧化”(PAO)。他们让芒果浸泡在含有臭氧的水里,就能让芒果的冷藏寿命延长至28天,并显着降低冷害的发生率。

这项研究针对澳洲产量最广泛的“肯辛顿骄傲”(Kensington Pride)芒果进行“水相臭氧化”技术测验,以此提高其冷藏期间的耐寒性。该项结果于7月初发表至《国际植物生长与发育》。

成熟的芒果在冷藏时极易发生“冷害”,导致果皮长黑斑、果肉软烂影响品质与风味。(Shutterstock)

研究人员将成熟、绿色的肯辛顿骄傲芒果,分成两组进行实验。一组浸泡在浓度1mg/s的臭氧水中10分钟,另一组是没有浸泡过臭氧水的对照组,而这两组芒果之后都会放到温度5°C、湿度80%的冰箱中冷藏21天和28天,再放室温(20度左右)货架以模拟销售环境6天。

结果显示,经过臭氧水处理的芒果在抗冷害方面表现卓越。冷藏21天和28天的芒果,其冷害发生率分别显着降低了62.5%和42.9%,整体冷害指数降低了40.4%,重量损失也分别减少了18.4%和21.8%。这显示果实品质得到更好维持。

冷害指数,主要分成无表面损伤、极轻微表面损伤(小于5%)、轻微表面损伤(5%~10%)、中度表面损伤(10%~25%)、严重表面损伤(大于25%)。

此外,研究人员还将芒果放入臭氧水里浸泡10分钟、20分钟和30分钟,再将其放入冷藏以观察芒果果肉和果皮的变化。结果显示,浸泡10分钟臭氧水的芒果表现最佳,但较长的浸泡时间同样能改善冷害情况。

研究人员还发现,芒果经过“水相臭氧化”处理,能显着提升芒果内部的多种抗氧化酶活性,如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等。这些酶的活性增强,有助维持果实基本品质和抗寒性。

研究人员表示,这些结果显示“水相臭氧化”似乎是一种可行的技术,他们希望未来对其它品种的芒果进行测试,以研究它们的反应能力,同时减少芒果因长期冷藏产生的冷害问题。

澳洲伊迪斯科文大学理学院讲师梅卡拉‧迪努什‧卡南克‧维塔纳(Mekhala Dinushi Kananke Vithana)博士对该校新闻室表示,“据估计,澳洲芒果总产量中的20%,未送到消费者面前就已经损失或浪费。其中园艺农产品造成的食物浪费,约占澳洲食物浪费总量的50%。因此,对于那些芒果种植者和贸易商来说,延长芒果的储存寿命就变得非常重要。”

维塔纳博士接着说,“水相臭氧化是透过臭氧发生器将臭氧溶于水中,这是一种已在商业上广泛用于蔬果消毒的化合物。它不仅成本低且效益高,可在现场操作,且低浓度的臭氧会快速分解为氧气,对工作人员相对安全。”

她解释说,“该技术未来可与现有的芒果水冷步骤结合,或作为采收后的独立消毒程序。不过,整体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处理,才能真正投入商业应用。”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叶萍)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