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步

有一个谜语的谜面是“五月底,六月初,佳人买纸糊窗户,丈夫出门三年整,寄来书信一字无。”猜四味中药,可...
2013-12-18
在遭到了巨大的打击时,人们往往喜欢用成语“五雷轰顶”来形容。但其中的“五雷”指的是什么呢?要搞清楚这...
2013-12-16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坐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里。出去托钵的弟子们,陆陆续续地回到精舍,一个个威仪具足,神态...
2013-12-09
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我国古代的宰相,其职务和职权都很像我们现在的国务院总理。在古代所有...
2013-12-04
1.委任状得官员自己花钱买 《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五记载:“旧制,吏部给告身,先责其人输朱胶绫轴钱...
2013-12-02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是中国人挂在嘴边的一句古语,那么,这句话里那个“不可貌相”的人是谁呢? ...
2013-11-27
中国自古就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劝学之句。 那么,时间怎么能用寸来讲呢?古人以“寸”...
2013-11-25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古人遵循的生活规律,让人反其道而行之,那是非常不情愿的。但古时也需要上夜班的...
2013-11-20
《清明上河图》是宋代画家张择端所作,反映宋朝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清明节繁荣景象的名画。后世有不...
2013-11-18
三、见利思义孔子说“见利思义”、“见得思义”,反对见利忘义。指见到利益,应首先想到义,符合道义,亦...
2013-11-13
二、重义轻利孔子提出了“重义轻利”思想,并以“义”和“利”区分君子和小人,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
2013-11-11
“义”和“利”的问题是中国古代道德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讲的是道德原则和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正确看待...
2013-11-06
战国时期,名医扁鹊在渤海一带行医。一日,他正从药罐中取出炮制好的青礞石,准备研末为一位名叫阳文的邻居...
2013-11-04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科技文化昌盛,中外医学交流繁荣的年代,又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黄金岁月,众多的文学家为后世...
2013-10-30
元始天尊有十二大弟子,其中老寿星、也就是南极仙翁是元始天尊的首徒大弟子。当初老寿星跟元始天尊修道的时...
2013-10-28
如果对现代人说起音乐也可以变成强兵利器,可以克敌制胜,可能会有许多人嗤之以鼻,不屑一顾。然而,历史上...
2013-10-23
因小说《骆驼祥子》的巨大成功,老北京的人力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但事实上,人力车清末才传入中国,又...
2013-10-21
《红楼梦》初名《石头记》。读者在作者亦真亦幻的笔法中也许没有把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的那块石头当回事...
2013-10-16
《西游记》写了一个完整的修炼故事,内里一句话最有意义,在第六十四回“荆棘岭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 谈...
2013-10-14
那么四大名著在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是否具有什么特殊的使命呢?从修炼的角度说,整个人类的历史和宇宙的...
2013-10-09
如果说《西游记》明确讲的是修炼人的故事和修炼的理,那么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背后又蕴含了怎样的深...
2013-10-02
人无完人,善恶同在。《水浒传》把人性的善恶两面通过刻画一群“好汉”的众生相,把善的一面给以肯定和强...
2013-09-30
如果说《三国演义》是一个“义”字贯千古,特别告诉后人“义”的内涵是什么,表现了深层的文化,丰富人们...
2013-09-25
文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小说更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历经数千年的文明洗礼,蕴藏着丰富历史风貌和...
2013-09-23
从古至今,龙袍对于普通大众来说都是特别神秘的。在中国很多瑞兽,比如龙、麒麟、凤凰等,尤其是麒麟,有太...
2013-09-18
悠扬婉转若龙吟, 笙笛同鸣动吾心。不想终南流绝响,未期塬上遗唐音。如珍视宝传千载,是命当魂贯古今。袅...
2013-09-16
当今社会,要问老百姓最深恶痛绝的是什么?十有八九的回答应该是:官场腐败!无论在哪一个朝代,还是在哪一...
2013-09-15
古时候,在云南的南面有一个外民族建立的小国家,这个小国家的民众都是信仰释迦牟尼的佛教徒。有一次,一个...
2013-09-11
长翅帽是宋朝大小官员戴的帽子,它的发明者不是别人,正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那么,为什么让官员戴这种帽...
2013-09-09
生活中,我们常用“一问三不知”来形容那些不了解情况或不负责任的人。然而,“一问三不知”到底指哪“三不...
2013-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