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步

如果阅览古文词赋,经常看到古人谈到年龄时除了用数字表示外,还会使用一些有趣的代称。 《淮南子˙泛论...
2011-02-09
简介:《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孔子《论语》学而篇第六条:“...
2011-02-06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非常重视道德教化,善于从普通的事物或者现象中发现隐含其中的道理...
2011-02-02
梅之胸怀百花凋零君独放 但借西风送冷香 待到春来冰雪尽 化作泥土育群芳 月下赏梅 一树嫣红一树白 ...
2011-01-30
胭脂是古代妇女常用的化妆品,历代典籍中有关胭脂的写法有很多,如“焉支”、“烟支”、“鲜支”、“燕支”...
2011-01-26
简介:《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孔子《论语》学而篇第六条:“...
2011-01-21
“衣者,章也”。在中国古代社会,服饰不仅有遮羞避寒,美化形象的功能,还具有明贵贱,别等级的重要作用...
2011-01-19
笔格:笔格亦称笔架、笔搁,即架笔之物也,为文房常用器具之一。书画时在构思或暂息藉以置笔,以免毛笔圆转...
2011-01-16
笔洗是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外的一种文房用具,是笔使用后用以濯洗余墨之具。古用贝壳、玉石制作;宋代...
2011-01-12
简介:《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孔子《论语》学而篇第六条:“...
2011-01-09
古人认为,天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把“天”视为至高无上的神和最高主宰,人必须按照“天道”行事,如《孟子...
2011-01-09
提起中国古代的文房用品四宝,大家都知道笔墨纸砚是文房四宝。而笔墨纸砚以外的文房用品就知之不详了。明代...
2011-01-05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意思是讲,孟子曾...
2011-01-03
在中国古代的工艺品中,鼻烟壶这个门类出现得最晚,但品种最全。之所以鼻烟壶出现得最晚,是因为鼻烟出现得...
2010-12-27
从古至今,从西方到东方,人类与星象,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西方有十二星座对应着十二种人的命运、爱...
2010-12-20
在中国历史上,有三起大宗宝物下落之谜,考古界至今没有解开。这三起,都与农民起义军有关。 第一宗是,项...
2010-12-15
简介:《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孔子《论语》学而篇第六条:“...
2010-12-15
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由于施行田归天下制度,又喜好恢复古礼,朝令夕改,弄得天下大乱人心惶惶。不少刘氏...
2010-12-13
清朝乾隆年间,浙江崇德县(旧称石门县)有个县令叫章清,读书人出身,满腹经纶,为官清正廉洁,在百姓中名...
2010-12-10
中国在古代就已有了“冰箱”。虽然远不如现代科技产物电冰箱,但仍可以起到对新鲜食物的保鲜作用。在古籍《...
2010-12-06
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但为了打到一只狼真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吗?原来,这句俗语的本来面目是“...
2010-12-05
。有意思的是,这两顶帽子都是在朱元璋手上最后“定型”,成为两个具有特殊含义的词。秦汉时期规定犯人穿一...
2010-12-04
简介:《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孔子《论语》学而篇第六条:“...
2010-12-02
伯乐(约公元前680年-前610年),原名孙阳,春秋中期郜国(今山东省成武县)人。在秦国富国强兵中...
2010-11-27
“钱”自诞生以来,就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人以为“钱”这个字眼过于粗俗、生硬、刺耳,便琢...
2010-11-23
简介:《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孔子《论语》学而篇第六条:“...
2010-11-17
《推背图》是中国最为著名的预言书,相传为唐朝李淳风和袁天罡所着,预言后世重大历史事件。本篇前半部为清...
2010-11-16
飞天是敦煌艺术的标志。敦煌地区约5OO多个石窟中,都绘有大量的飞天形象。飞天,是佛教中乾闼婆和紧那罗...
2010-11-12
一次乾隆皇帝和纪晓岚、彭元瑞在苏州游游览。看见一个少女手里提着个竹篮。乾隆问纪晓岚:“这小小的竹篮...
2010-11-07
《推背图》是中国最为著名的预言书,相传为唐朝李淳风和袁天罡所着,预言后世重大历史事件。本篇前半部为清...
20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