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遇大事就掉链子“一行三会”体制要大变

【新唐人2015年11月13日讯】(新唐人记者唐迪综合报导)今年夏季,中国股市爆发来势汹汹的严重股灾后,以中信证券为代表的金融机构高管在金融反腐风暴中相继沦陷,这让外界对中国现行的“一行三会”体制的质疑声浪骤然高涨。近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在中共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吹风会上,表明了当局要对现行金融监管体制进行改革的决心。一时间,中国的金融体制会怎样变?变到什么程度?这些问题立即成为财经最热门的话题。

11月9日上午,中共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了一个“吹风会”,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在这个会议上,提到前不久刚刚闭幕的中共第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有关“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的决议,指出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杨伟民公开表示,根据前一个阶段资本市场的波动,为适应国家金融发展混业的趋势,中国要对现行金融监管体制进行改革,而具体的改革方案,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制定。

一石激起千曾浪,中国财经界舆论立刻沸腾起来。各家金融报刊纷纷发文,讨论中国金融监管体系“一行三会”将发生怎样的变化的问题。

所谓“一行三会”指的就是作为中国央行的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这三家金融监管机构。资料显示,中国金融的一行三会,都是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平起平坐,分工合作。

针对即将发生的金融体制变革,《经济日报》日前发表评论文章表示,中国金融的“一行三会”“行政分工不清晰,跨界掣肘常出现”,存在着“三大问题”:

一是拖慢金融改革的发展,比如利率改革;二是不适应经济和金融创新的前景下的监管,难以确保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三是不适应中国金融走向国际化的要求,金融的国际化快速发展监管跟不上。

文章分析称,中国金融领域,除了支持实体经济、推进金融改革两大任务,还有一个“更吃重的任务”就是防范金融风险。但今年股市的狂升狂跌等现象,已暴露出中国金融领域的“局部性金融风险”。

“由于‘一行三会’经常各自为政,又时常互相争斗,平时还可遮过去,遇到大事就暴露了。”文章这样写道。

据分析,近期中共中央的“巡视组”已进驻“一行三会”,在这几个中国金融领域的核心机构中将查出怎样的问题,“一行三会”将有怎样一番清理,都在外界关注之中。“一行三会”的金融体制这回看来确实要变了,而且是大变。

文章认为,变革的原则有三点:一是改革并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和框架,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积极研究和主动适应现代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变化,适应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二是借鉴国际经验,以全球金融监管改革主流趋势,结合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统筹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和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三是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提高服务水平的理念。

至于何时变,按惯例,要待两年后国务院换届,由人大会议来批准机构改革方案。但过渡期不排除出现超级机构,即党政模糊的“小组”,提早实施统筹协调。

《第一财经日报》则在相关报导中明确指出,虽然对于未来“大金融监管”的可行路径,目前业界看法不一,《建议》的提法也还处于文件层面,但构建由央行牵头的“超监管机构”,在各方的建议中呼声最高。

报导引述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列举的三种可供借鉴的国外模式:一是借鉴英国金融监管模式,建立以央行为核心的综合监管体系;二是借鉴美国模式,成立金融稳定委员会,同时赋予央行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和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许可权;三是通过过渡性政策安排,逐步将银行、证券和保险的监管职能重新收归央行大框架下管理。

该报导同时引述金融界业内人士分析称,中国的金融改革存在两种可能性,一种是“一行三会”将重新合并,成立金融监管局;另一种是在现有机制基础上成立协调委员会,比“一行三会”级别更高,并保持中立性,主要对金融监管空白领域进行协调,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联动,类似于中共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曾经发挥的作用。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