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7月05日讯】消费疲软、人口外流,商业不景气叠加行业内卷式竞争加剧,使得曾经被视为餐饮创业沃土的中国一线大城市,如今已进入“地狱”模式。即使在北上广深的核心商圈,餐饮店连片倒闭的场景也触目惊心。
中国餐饮产业服务平台红餐网7月4日发文警告,今年以来中国餐饮业的内卷持续加剧,北上广深已沦为餐饮创业的“地狱”,一线大城市的餐饮业,从个体创业者到连锁餐饮品牌,都正在上演残酷的生存淘汰赛。
这篇报导采访了几名从一线大城市折戟而归的餐饮人,他们的创业经历比较具有代表性。其中,来自来自海南的Lora,在北京北苑龙湖天街经营一家海南特色的美食店4年,初期生意还不错,但今年以来生意日益冷清,最后以亏损超过百万元的结局黯然收场。
今年年初在上海开了一家麻辣烫店的李俊,曾经抱持着月入10万的梦想,却在单日营业额不足一千元的现实面前梦碎,吞下50万开店成本付诸东流的苦果,匆匆关门止损。
广州知名的网红社区“六运小区”汇聚了各种特色餐饮小店,在这里经营简餐店3年多的Vincent受访时透露,在这个小区大约只有15%左右的餐饮店能够在生存3年以上,绝大多数的餐饮门店每年都会易主;簋街作为北京知名的“餐饮一条街”曾经“一铺难求”,如今也已沦为京城换租率最高的商业街之一。
这篇题为《北上广深,已沦为餐饮创业“地狱”》 的文章,还列举了北上广深这四大城市的官方统数据:北京市2025年一季度限额以上餐饮企业亏损5,219万元,1~5月餐饮收入同比下滑3.7%;上海市餐饮业2025年1~5月的消费总额仅有835.93亿元,同比下降了2.5%;广州与深圳2025年一季度的住宿和餐饮业增速分别为2.2%、1.0%,远低于全国4.7%的平均水平。
文章认为,导致一线城市餐饮也创业难的主要原因是店面租金、人员薪资、渠道推广等各项经营成本高企,但近年来城市居民的收入预期普遍下降,消费行为“愈发审慎”,再加上城市人口外流的情况日益严重,导致客流量大幅下降。
在客流分散和消费降级的双重困境下,“很多餐饮店为了争夺生存空间,就会陷入内卷式竞争,通过打价格战,吸引消费者”。而这种残酷的竞争最后的结局就是“一批餐饮店血亏出局”。
从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的二手厨房设备销售商的视角来观察,中国餐饮业已进入“寒冬”的事实,也早已肉眼可见。
北京二手厨房设备销售商安大伟(音译)今年3月24日接受德国之声中文网采访时透露,他带领的一个团队在去年平均每月要拆除大约200家餐厅。
安大伟透露,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每月餐厅的关闭率超过10%,有时甚至超过15%。他坦言:“对于普通人来说,开餐馆几乎注定会失败。”
中国企业注册讯息网站企查查的数据则显示,去年全国范围内倒闭的餐饮公司数量接近300万家,创下了历史新高。
(记者何雅婷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