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式大宅面临拆卸再掀保育风波

【新唐人】由天星码头至皇后码头,香港政府对保留历史建筑物与古迹的态度,一直受到保育团体的抨击。近日一座颇具特色的中式大宅面临拆卸,再次引发社会舆论广泛不满。虽然有关当局紧急颁布禁令,但大宅的外观已受到相当破坏。请看来自香港的报导。

有70 年的历史的景贤里,位于香港岛湾仔司徒拔道45号,是一座具备中国特色的红墙绿瓦建筑物,曾经做过电影和电视剧的外景。2004年6月,业主邱木城曾经有意清拆及重建,但是受到环保团体及舆论的压力,至今年8月谈妥以4亿多港元转手,新买家传闻是中国大陆商家。9月11日,环保团体发现有挖泥车在景贤里动工,在随后3天,大宅的绿色瓦顶、正脊上的“宝顶”、雕花窗框、红砖墙表面相继受到破坏,瓦砾、碎石等撒满一地。

在保育团体的抨击下,港府9月15日紧急刊宪,将景贤里列为暂定古迹,一年内不能有任何拆卸工程,否则会被检控。

环保团体长春社对政府未能及时阻止工程展开表示失望,身兼公民党副主席的长春社理事黎广德表示,虽然港府颁布禁令,但早已造成损失。

长春社理事黎广德:一方面是公众损失了一座本来完整无缺的文化古迹,第二方面的损失是很有可能还要支付一部分公帑去复修这个古迹。

他认为特别是行政长官曾荫权必须负上责任,长春社理事黎广德:因为特首很清楚民政事务局本身作为政策局,它不可以解决问题,因为它要认真去提出一个方案,一定会牵涉到钱牵涉到交换地契等等,都会牵涉到其它政策局的,所以作为特首没有理由不知道,一定需要跨部门去协调处理,一定要亲自处理。

他并指出此事更凸显出一位非民选的特首,其政策和取向和市民有很大的差距。

长春社理事黎广德:这些做法和特首本身他宪政权力的来源有很大的关系,我觉得这点所有的市民都应该了解到,一日没有普选,一日事实上我们很多方都受到伤害。

黎广德指出今次是一个很好的教训,港府必须制定一个详细的文物古迹保护的政策和改革整个机制。

长春社已致函行政长官曾荫权,要求彻查此事,并向公众解释。

新唐人记者林秀宜在香港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