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记者蔡筱颖坎城二十三日专电)从著名的好莱坞怪才编剧到当导演,查理考夫曼执导的首部影片“纽约提喻”就入围坎城影展竞赛片,让观众看到他对“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思考。
今天上午放映的“纽约提喻”描述一名剧场导演,遭遇到妻子带着女儿离去后发展自己事业的痛苦;又面临无法与喜欢或崇拜他的女人一起生活;由于对前妻和女儿的念念不忘,他很孤独的活在当下。
于是,他以剧场建立起自己的想像王国,在仓库内打造出一个纽约城的微缩模型,纽约的街景和生活日日呈现在剧场中;他要演员们记录每天碰到的事物,希望在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能够发掘一些有深度和大胆的东西。
随着制作的规模越来越大,没想到他自己的生活也投入剧场内了,崇拜他的第二任妻子担任女主角,和一位追随他所有戏剧、应征担纲演导演自己的剧迷演对手戏。这名演员深入地演出了丈夫和导演的角色,也和加入剧情演出的导演过往情人,有了爱慕之意。
眼见自己的心理和思考被演员诠释出,戏里戏外都不是的导演,终于颓然倒下,让手给新导演执导新戏。
导演考夫曼表示,选择如此让人以为简单的主题,其实是呈现他生活的世代的问题,生病、死亡、分离、孤独、寂寞都日日发生在周遭,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考夫曼说:“当然我跟所有人一样都有孤独的经验”。他不想在电影中传达太多的象征意义,只是让每个人自己去感受看片得到的讯息。
第一次执导,考夫曼选择了一个玄之又玄的片名“Synecdoche, New York”,连主要的男演员菲力普西蒙霍夫曼都说,一旦知道怎样发出片名的音时,就很难会忘记它。考夫曼表示,他不喜欢平凡的片名,那很容易让人忘记,对于记者或演员们开始学片名的发音,他认为这很好,至少大家都会开始记忆这个困难发音的片名。
从编剧到导演有何最大的不同?考夫曼表示,他有些惊讶,但没有害怕,编剧只要将剧本写好让导演照表操课就好;而当导演,则是要和许多人一起合作,有许多的焦躁;甚至在拍片时,会有新的问题或是新的想法出来,让他可以边改剧本边导演;有些时候,第二天要拍片,前一天他还在改剧本。
演员们也都表示,和第一次拍片的考夫曼合作,充满了被尊重的感觉,“他是一位不可思议的导演”,知道自己要什么,可是又和演员充分沟通,鼓励演员和大家交换意见并一起创作。考夫曼认为,他在演这个角色时,甚至都要面对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