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食物中毒高峰 卫署提醒留意饮食安全

(中央社记者陈舜协台北十六日电)夏季高温潮湿,除了令人感到闷热难受,也是细菌孳生温床。行政院卫生署食品卫生处今天说,七、八、九月是食物中毒高峰期,外出饮食应特别注意用餐环境的安全卫生,在自宅也要注意食物储存及烹调技巧,避免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卫生署食品卫生处统计,今年一到六月已发生一百三十三起食物中毒事件,在天气逐渐转热的五月开始逐渐攀升,引发食物中毒事件的地点以外食餐厅六十一件最多,其次为学校二十六件,再其次为自宅十九件。

食品卫生处副处长谢定宏表示,分析历年的食物中毒事件,以细菌性感染为大宗,以今年为例,引起食物中毒的前几名为肠炎弧菌、金黄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或仙人掌杆菌,引起的症状多是呕吐、腹泻、上腹痛等;夏季食物中毒事件增加,除了气温适合细菌孳生,小朋友外食情形增加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谢定宏说,生鱼片、凉伴菜等未煮熟食品是细菌容易孳生的高风险食物,卫生状况不佳的餐厅、路边摊及来路不明的食物,也有高风险,建议民众应尽量少食用,而且要切记勤洗手,手上有伤时应避免熟调食物,避免食物被感染。

此外,他提醒,熟食、生食应分开处理,避免交叉减染;食物加热到摄氏七十度以上时,可杀死大部分细菌;须冷藏食物应即时放入冰箱、易腐败食物勿置于室温下超过两小时;调味用的酱汁应置于冰箱冷藏,且避免重复使用。

米的保存也很重要,谢定宏表示,仙人掌杆菌易孳生在保存状况不佳的米中,一旦孳生孢子后,就算高温也不容易被杀死,提醒民众应将米存放在阴凉、抗潮的容器中,同时要加盖保存,一旦发现有异味出现,应弃置不食用,避免食物中毒。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