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9月11日讯】(中央社记者陈至中台北11日电)国内研究显示,台风加上人为破坏加剧,台湾珊瑚生态难以回复原貌,建议政府规划“禁采区”。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样性中心研究员陈昭伦表示,台风带来的强劲海流,会破坏珊瑚生态,这属于正常的“生态扰动”,一般来说,大自然都能自动回复。
然而,人类活动加入影响后,便会影响自然回复的历程。陈昭伦表示,民国85年的贺伯台风、98年的莫拉克台风、以及87年全球海温升高,是台湾珊瑚生态衰退的转捩点。以垦丁万里桐海域为例,覆盖率在27年间减少6成,而与珊瑚形成生存竞争的大型藻类,则成长超过1倍。
陈昭伦说,珊瑚礁海域的污染、过度渔业、海岸发展观光、栖地破坏等,都可能永久破坏珊瑚的生态。他建议设立“禁采区”,严格禁止渔业捕捞等行为,让自然得以喘息。
陈昭伦说,台湾政府难以设立“禁采区”,主要是担心影响渔民生计。但在他看来,禁采区不是完全不能捕鱼,可采取限制“渔法”、捕捞的鱼种等。或者透过“缓冲区”、“一般区”等层级的设立,让生态、渔业、观光得以并存。
陈昭伦建议,政府应告诉渔民,禁采是让未来有更多鱼可抓,“不是要阻止你过原来日子,而是要助你过更好的日子”。
陈昭伦说,珊瑚生态系除了提供海洋生物重要的栖息环境,涵养着非常高的生物多样性,同时也具有经济产值。根据国外学界估计,全球珊瑚礁每年净收益约新台币1兆元,不少保养品、化妆品的原料,都与珊瑚有关。
陈昭伦说,目前台湾仅有澎湖、东沙群岛设置了“禁采区”,但法令执行不够彻底,澎湖还是处处可见民众垂钓,“再这样下去,台湾的珊瑚就只能说再见了”。
本文网址: https://cn.ntdtv.com/gb/2012/09/11/a762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