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11月17日讯】(中央社记者陈清芳台北17日电)中研院研究员郑泰安研究显示,台湾20年来忧郁症与焦虑症患者比例倍增,与失业率走势相当;学界认为,所幸自杀率已经下降。
郑泰安受访指出,他将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身体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力加以控制之后,忧郁症和焦虑症随时间增加的趋势仍然明显,也与失业率、离婚率、自杀的长期走势相符合。
他认为,从1990到2010年,忧郁症和焦虑症的盛行率从11.5%提高到23.8%,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台湾的社会救济制度不够完备,失业的人固然心情不好,有工作的人也担心饭碗不保,可能宁可减薪,也不愿被裁员。
他建议政府不妨召开国是会议,在追求经济成长之际,也考虑赚钱要付出多少代价的真实发展指标(Genuine Progress Indicator, GPI);此外,增加对国民心理卫生投资,预防并减少心理疾病恶化与自杀。
中山医学大学校长、台湾忧郁症防治协会前理事长赖德仁指出,郑泰安研究显示国人自杀率在2005年下降,卫生署自杀防治中心统计也如此,这显示自杀防治有成效。
赖德仁指出,很多因素会造成精神疾病,经济因素只是其中之一,这10多年来,各界致力精神疾病去污名化,鼓励患者就医治疗,这可能也使得忧郁症和焦虑症患者比率增加。
他认为,心理卫生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长期工作,例如推广运动可以纾解压力,需要时间才能形成风气。卫生署促进心理卫生的人力少,地方政府对心理卫生的重视不足,人力及物力都需要加把劲。
本文网址: https://cn.ntdtv.com/gb/2012/11/17/a798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