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带荷包鱼培育有成 海生馆创生机

【新唐人2012年11月18日讯】社区广角镜(267)俗称“金蝴蝶”的蓝带荷包鱼,以往培育仔鱼后只能活廿多天。台湾屏东海生馆的副研究员吕明毅,突破培育瓶颈,将培育天数推进,超过三个月,创下世界记录,目前每年可以养三四百尾的小鱼苗,让未来进行量产的计划,向前迈出一大步。

小小的嘴巴,黄蓝相衬的条纹,悠游地在珊瑚礁旁摆动,身形象是一只美丽的蝴蝶,但它可是地域性非常强的鱼种。

海生馆生物驯养组 副研究员 吕明毅:“像这种鱼要长成成鱼,可能要到七八年,就从卵到成鱼要七八年,虽然它很强健,可是它基本上大概一个缸子只能养一只到两只,其他都会互相攻击咬死掉。”

这种互残的特性,在人工培育繁殖上,也是困难重重。

海生馆生物驯养组 副研究员 吕明毅:“主要就是它的嘴巴很小,然后它对水质的要求也很严格,就是一般像我们可以养石斑鱼跟鲷类的水质,对它来讲是比较脏,它要很干净的珊瑚礁那种水质,就是我们说的濒营养的水质,所以除了饵料要比较小以外,水质要很干净才能养活它,最困难就是它会有鱼病,就是它会感染寄生虫造成大量死亡,像我们做研究买了大概100只种鱼,到最后只活一两只可以做研究。”

蓝带荷包鱼属高经济价值观赏鱼种,因产地关系,复育非常不容易,海生馆已经持续了五六年的培育计划,直到这一两年才突破。

海生馆生物驯养组副研究员 吕明毅:“国外完全没有人做(培育),因为这种鱼很稀有,算属于日本南部一直到韩国,然后台湾、香港很狭小的分布,所以国外完全没有这种,这种鱼在国外一只鱼要台币一万两千多元,很贵的鱼,所以他们基本上是不可能有这么多种可以去做繁殖。”

人工养殖成功,有助于野生鱼群的保育,专家也呼吁,国人喜欢养观赏鱼,尽量买人工繁殖的种苗。

海生馆生物驯养组副研究员 吕明毅:“我们希望说尽量还是不要去抓野生的,那假如我们建立这个技术之后,希望大家要养的话,就是买人工繁殖的种苗,不要去破坏大自然。”

新唐人亚太电视李涓榕台湾屏东采访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