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03月30日讯】(中央社记者高照芬台北30日电)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卡内曼(Daniel Kahneman)今天表示,一个组织应降低“风险规避”及“过度乐观”的偏见,重新省思决策过程的品质管制,做出对的决策。
卡内曼是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有“行为经济学之父”的称誉,也是“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一书的作者。现任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伍德罗威尔森学院公共事务教授。
他此次来台,是应天下文化事业群邀请,发表公开演说。
演说一开始,他大胆推翻“人是理性”的假设,并且阐述人类心里“快思”及“慢想”两个系统。
他说,2加2的结果,人们可以不经思索的回答4。这种思考系统是自动反射,可称为“快思”。快思是记忆过程的一部分,可以直接且快速的解释现实世界的事。
他再问,17乘以24是多少?答案是408。这个答案人们无法自动反射,必须刻意计算,投入心力,并且专注于问题上,这种思考系统可称为“慢想”。
他指出,人在生气的时候,直觉想要骂人,这是“快思” 的直觉反应;但是意志力让人不要骂人,不要说不得体的话,因此意志力是一种“慢想”,它压抑了骂人的冲动。
卡内曼说,人类不是“理性的”,人们常合理化他们的感受及直觉,因此有偏见产生。当一个组织有偏见产生时,会比一个人有偏见更严重;但是尽管如此,很少有单位会评估“自我决策”的品质管制。
他说,“快思”是立即反应的结果,伴随着短视近利、严重偏见及太过乐观(或太有信心)三项特色。
他表示,当一个人面对损失时的情绪反应,比获利时强烈两倍。所以在行为经济学当中,一旦商品涨价时,消费者的反应比降价时反应大两倍。
卡内曼强调,当组织面对改革带来的不确定时,这种害怕损失,产生的“风险规避”或“损失规避”,常使一个组织面对改革时,裹足不前。
另外,一个“快思”反应的结果是“过度乐观”。他表示,在美国有一个统计,美国中小企业创业,五年之内倒闭的占2/3,这些企业主“过度乐观”也“过度自信”,轻忽风险,带来了亏损。
他期望,借着“快思”及“慢想”,降低“风险规避”及“过度乐观”偏见的发生概率,也促使组织重视决策过程的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