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欲转型民营银行家 背后黑洞曝光

【新唐人2013年10月1日讯】(新唐人记者凯欣综合报导)海外媒体报导说,中共新一届政府已将“中国梦”确立为执政的指导思想。而对于很多民营企业家来说,完成企业家向银行家的蜕变就是他们现在的“中国梦”,因为获得稀缺的银行牌照,就可以赚大钱或者“给自己的企业放贷款”。企业家转型银行家会是一条“二次致富”的康庄大道吗?导致这一局面的背后黑幕又是什么呢?

“全民银行”

中国大陆现在正在酝酿着一股“全民银行”的运动。目前已经有17家银行开张,很多民营企业也正在筹划。

2013年,中共工商总局核准10家涉及银行的企业名称,9月份核准了5家。评论人士说,这明显是中共正在放开民营企业开银行的限制,这些上市一级的民营企业开银行的背后是中共推动的结果。

《路透社》发表文章说,企业家转型银行家会是一条“二次致富”的康庄大道吗?以接近监管层人士透露出的信息来看,民营银行无论对决策层还是企业家来说,都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产业资本能陪银行走多久?

文章分析,银行的收益当期性和风险滞后性赋予其“暴利”的光环,但同时,高杠杆的行业特性也导致其风险远非一般实业家可以理解。

企业家与银行家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银行家也要有企业家精神;但银行家却要更加审慎和保守。每日与各种风险打交道,远非外界看上去那般光鲜。

中国民生银行的一位董事说,银行要赚钱要发展就要不断地扩大资产规模,而同时又受内在资本约束,就必须不断增加资本投入。实际上产业资本能陪银行走多久,是很难说的。

文章指出,企业家的单纯初衷是希望升级成银行家–获得稀缺的银行牌照、赚大钱或者“给自己的企业放贷款”。而这些初衷在制度建设滞后的背景下,往往会带来巨大的道德风险和系统性金融风险。2004年前后的德隆事件就是例证。

作为银行牌照的最终发放者–中国银监会也深感问题的棘手,在7月5日“金十条”提出近三个月的时间,仅一次阐述了其“要义”:7月31日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提出,自担风险民营金融机构的要义在于发起人承诺风险兜底,避免经营失败损害存款人、债权人和纳税人利益。

“全民银行成了全民大赌场”

时事评论员赵培指出,中共的国企、地方政府本来就是贪腐、浪费成性,别说高息,低息贷款都还不上。地方政府怎么办呢?再借贷款还利息,地方政府处于破产的窘境。中共央行也就不得不不断超发人民币,苟延残喘而已。习近平和李克强上台后,想避免中共金融危机,就尝试停止“放水”。但是市场立马就“钱荒”,李克强迫不得已继续印人民币。

面对这个危机,李克强想了两个招,一个是让外国银行到上海自贸区贷款;二是开放民间银行。中国可以说是进入了一个“全民银行”的时代,那么民间企业贷款会便宜吗?赵培观察,上个“房地产时代”做房地产倒是多了,而房价反而越涨越高、百姓蜗居。

“中共多开银行的注意是盯着百姓的存款。开银行的多了,需要的资金成本就多,但是中国百姓的存款就是一定的,未来中国的利息会继续上升,高利贷也会盛行。民营企业和小企业就更难生存了。”

赵培指出,从另一个方面讲,本来做实业的都在做银行,那么银行贷款给谁呢?全民银行、全民高利贷就成了全民大赌场,百姓的积蓄在金融泡沫破裂的那一天将会血本无归。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