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大视野】习近平为何高密度考察农田?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3年06月08日讯】全球视野,抢先聚焦,欢迎收看新唐人大视野【中国情报局】。

各位观众大家好,今天是6月8号,星期四。

今天焦点:进入2023年以来,中国各地如火如荼般地进行“退林还耕”。近日,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到多个地区考察,再次强调要重视农田建设。习近平为何重视农业?引发热议。

习近平为何高密度考察农田

进入2023年以来,中国各地如火如荼般地进行“退林还耕”。近日,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到多个地区考察,再次强调要重视农田建设。习近平为何重视农业?引发热议。

6月6号,习近平到内蒙古考察,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到了“河套灌区水量信息化”监测中心考察,该地区是中国三特大灌溉区之一。

前一天,习近平还到了乌梁素海南岸的“农业示范园区”调研,中共党媒称,习近平去了解农田的建设情况。

在考察内蒙古之前,5月11号,习近平到河北省沧州市的旱碱地麦田考察。

习近平为何高密度考察农田?

分析认为,中国是世界粮食进口大国。中共一直威胁和挑衅台湾,西方国家发出警告,如果中共攻打台湾将会受到制裁,因此,习近平有粮食安全危机感。

台湾央广表示,中共当局已经意识到这个弱点,未来一旦对台湾动武,可能遭到国际禁运制裁,中共担心造成粮食和能源的短缺,引发民怨而成为国安问题。

中共大力推动“退林还耕” 揭背后奥秘

中共今年大力推行“退林还耕”政策,一时间,中国城乡处处毁林造田,就连果园、竹园菜地和荷塘鱼池也遭殃。

报导说,中共当局已暂停实施了20年的“退耕还林”政策,取而代之的是重新砍树还耕,目的是保障粮食安全。

“退林还耕”能否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时事评论员王赫表示,中国生产粮食的潜力已经不存在。

时事评论员王赫:“事实上中国的粮食生产的潜力,已经几乎没有了,这时候它怎么办?就是调整了以前的农业政策。”

《日经新闻亚洲评论》资深记者中泽胜二(Katsuji Nakazawa)日前撰文表示,这些天,“退林还耕”是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一个口号;当局将公园和森林变成农田的视频片段,也正在疯传。

而对于了解中国近代史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颠倒性的现实。毕竟在过去二十年中,中共政府的基本政策恰恰是“退耕还林”。

2000年左右,中国西部地区开始了一场“退耕还林”运动,尤其在习近平的带动下,将农场转成森林的政策在加速推进。

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安吉余村考察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调。中共十八大后,习近平上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要发展生态。

中泽胜二认为,习近平倡导的绿色发展运动,是他的时代特征。

但如今习近平为何反转他的“退耕还林”政策?

中泽胜二分析,中共当局的这一转变,是由外部因素引发的,比如乌克兰战争,以及美国领导的针对中共的国际联盟等。但主要原因是由于乌克兰战争。

粮食安全风险已成习近平心头大患?

中共反转“退耕还林”政策的原因,为什么与乌克兰战争有关?

中国的粮食依赖乌克兰、美国

中泽胜二表示,因为中国的玉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乌克兰,进口比例曾占到中国整体玉米进口的80%以上。

中国为何进口这么多的玉米?因为在中国,玉米被广泛用于有利可图的养猪业。

不过,2020年,中美爆发贸易战后,中共与美国政府达成妥协协议后,中国从美国进口玉米的数量在急剧增加。

2021年,中国70%的玉米从美国进口,30%的玉米从乌克兰进口。当年的进口已经满足了中国10%以上的玉米需求,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上升。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实现了快速经济增长,加快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

在此过程中,中共放弃了国内种植大豆。现在,中国85%的大豆需求也是依靠进口,美国成为最主要的供应商。

中共开始改变粮食依赖美乌进口

但从去年开始,中国的整体玉米进口量暴跌。据大陆官网报导,去年中国进口玉米2062万吨,同比减少27.3%;其中,12月进口玉米87万吨,同比下滑了34.9%。

中泽胜二认为,由于俄罗斯的全面入侵,从乌克兰的进口量断崖式下降。更加痛苦的是,粮食在国际上的价格上涨了一倍多。因此,俄乌战争,对进口商来说是一个三重打击。

中共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中国玉米进口数量为100万吨,同比下滑了54.6%;1至4月份,玉米进口量共计852万吨,同比减少了8.4%。

另外据美国农业部表示,中共取消了原订4月下旬至5月中旬,进口美国的110.4万吨玉米订单,这相当于美国全年向中国出口量的7.4%。

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中央社引述报导说,中共改变粮食依赖进口的原因在于,俄乌战争导致粮价上涨,以及美中关系恶化等二大因素。其中,美中因为贸易摩擦已经存在,如今围绕台湾议题,双方对立进一步加深。

时事评论员王赫:“大家现在普遍议论的,就是认为中共国际形势比较紧张。习近平是否酝酿着对台作战?如果他也不知道,如果一旦台海战争开打,它的影响会超过现在的俄乌战争。

“那么整个西方对中共进行制裁,那是空前严厉的,这个制裁可能比制裁俄罗斯还严厉。

“特别粮食上卡住我的脖子怎么办?所以他这个未雨绸缪,现在不是说未雨绸缪,他现在已经知道粮食危机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来台海问题矛盾激化的话,这个粮食这一块会整个被西方卡死。

“中共要从国际粮食进口入口,绕不开美国,绕不开这些西方发达国家。所以这个问题他有很大的危机感。在这个问题上,他要把粮食的战略储备,要大幅度地提高上去。”

美中矛盾激化 美或切断粮食供应

日本农林水产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官百崎贤之认为,中共相当担心,粮食继续高度依赖美国,如果矛盾激化或被切断粮食供应。

时事评论员王赫表示,中国目前的粮食形势其实非常紧张。

时事评论员王赫:“这个紧张不是现在开始的,是这十几年、二十年粮食都非常紧张。在2020年的时候,疫情那年刚开始,中共官方发布了一个报告,就是到十四五末,就是2025年,中国粮食缺口高达1.3亿吨。中国每年的粮食产量也是6亿吨左右,像这时候有这么大的缺口,那对中共的刺激是很大的。”

中泽胜二认为,习近平经常谈到战斗准备,但如果台湾海峡周围的紧张局势被点燃,中共会做好战斗准备吗?中共是否能够获得足够的粮食,来维持整个长期战斗?习近平最担心的问题可能会一直存在。

旅美经济学者李恒青:“粮食安全是习近平最担心的一件事情,因为粮食安全就是他现在明确就要打仗了,他怕打仗以后中国的粮食肯定是不够的,因为他自己生产的粮食不够吃的,每年都要从大量的从外国进口,所以他现在希望要这样的话,扩大粮食的种植,保证至少要够吃,这样的话一打仗以后,既使被封锁,他觉得还是有安全,这是他的一个核心的目的。”

中共瞎折腾 “退林还耕”农民从哪里来?

尽管中国目前的粮食形势非常紧张,但“退林还耕”政策让外界无法理解。

四川民众张先生:“先把水稻搞上山,它的目的很明显,现在是粮食紧张。在这种情况下,那么就把所有的耕地全部翻回来,这翻回来即破坏城市建设,也破坏了已有的生态平衡。”

自由亚洲电台报导,许多人批评中共当初轰轰烈烈“退耕还林”,不计成本不计后果,20多年过后,又急切地“退林还耕”是瞎折腾。

悉尼科技大学教授冯崇义表示,中国的农业粮食危机来临。

悉尼科技大学教授冯崇义:“现在又打贸易战,跟海外关系、周边的关系都很僵。所以他现在这个是重新倒回去。倒回去就是体现他中国的农业粮食危机来临。”

中泽胜二认为,中共政府如今非常重视“粮食安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许多森林将不得不被开垦为农田。

但是农民从哪里来呢?

5月3号,习近平曾经在一封给大学生的信中,鼓励青年走进乡土、要青年人“自找苦吃”;而广东省政府则建议,把30万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送到农村干活。

5月11号,新上任的常务副总理丁薛祥在青年就业会议上称,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就业。

中泽胜二表示,将城市地区的年轻失业者送往农村的政策,这与本世纪初发生的迁移相反。

时事评论员王赫:“现在解决中国农民的核心问题,一个就是要乡村自治,要提供各种方面的资源,使农村能够彻底地转型。这个转型不仅是经济的转型,也是整个社会的转型、文化的转型。所以现在的农村其实是中国一个最大的伤疤。他现在要这些年轻人上山下乡,只能是又放了一把歪火。”

时事评论员王赫表示,当局是在开历史倒车。

好的,观众朋友,您对这一期话题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给我们。

这一期的《新唐人大视野》就到这里,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次节目时间再见。

欢迎订阅YouTube频道:https://www.youtube.com/@NTDshortvideo
欢迎订阅干净世界频道:https://www.ganjing.com/channel/1eiqjdnq7go2peYFZkFnGIlzm1d20c

《新唐人大视野》制作组

(责任编辑:刘明湘)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