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4月17日讯】美中关税战下,中国数百万家外贸企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由于海外订单骤减,货物大量积压,浙江、江苏、广东等地的外贸企业纷纷宣布,“五一”节后停工放长假,或者大幅压缩工时。有贸易商受访时对外媒哀叹:新关税下无盈利,内卷加剧,生意没法做,活不下去!
近日,中国互联网社交平台上频频传出消息,许多外贸企业已经通知工人,过完中国的“五一劳动节”,就接着“放长假”,至于何时可以回来工作,等待后续通知。
有消息称,苏州莱弗莉家纺工厂生产毛毯等纺织品的近百名女员工,近日被召集开会。工厂告知,由于出口美国受阻,工厂将缩短工时,仅能保证员工的基本工资。
网上传出的视频片段中,管理人员告诉员工们:“现在我们遇到贸易战,对我们下单受影响,现在每天从早上八点到下午两点,每个星期工作三天,最多四天,如果你在外面有好的工作,你可以走。”
还有一段在网络社群中流传的视频显示:在浙江省嘉兴市某外贸企业一座占地两万平方米的货仓内堆满了滞销商品。随着镜头的移动,拍摄者介绍道:“这边随便一件衣服(在美国)能卖到一百块钱,你看现在成吨的卖,平均一件卖几毛钱,这都没人来收。
“这里是嘉兴两万平方米的外贸仓库,受关税影响,出口的东西成尾货,出口的洞洞鞋卖几毛钱(一双),张小泉的刀具成吨卖,一个平均几毛钱……没法活啦。”拍摄者感叹道。
据自由亚洲电台17日报导,中国外贸大省浙江有超过50%的外贸企业将要停工放长假,江苏苏州、广东东莞等地也出现了外贸企业“集体放假潮”。主要原因是随着中美贸易战持续升温,企业的海外订单骤减,尤其美国的订单几乎归零,导致这些企业大量货物积压卖不出去,只能选择停工或大幅压缩工时。报导表示,这就是“当前中国外贸寒冬的缩影”。
曾经在浙江、江苏和广东外贸工厂从事管理工作的陈翔17日受访时告诉自由亚洲电台,2024年浙江省的出口额约占该省GDP的70%。虽然大多数出口企业也涉足内销,但订单骤减以及国内消费疲软,所谓的“双循环”战略正面临考验,这样的经济形势几十年未有。
面对内外双重压力,不少工厂员工转而在短视频平台 TikTok 上直接“出海”,摇身一变成为博主,以“白菜价”向美国消费者兜售瑜伽裤、家电、手袋等商品。
江苏扬州电商张先生受访时表示,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出售外贸产品,使得电商的生意更加艰难,东西肯定卖不出去,大家都有这个情况。
广东学者陈先生则表示,关税加到这种程度,基本上是中美贸易到了几乎脱钩的状态。不仅浙江省的外贸企业大量停工,广东省的外贸企业也是这样的情形。他说:“广东这边放假的工厂更多,有些地方的人近乎没法活了。”
陈先生直言,所谓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现在实际上仅剩下一驾,就是对外贸易。他说:“中国没什么内需,因为中国人的平均收入占GDP的比重太低,所以消费能力是不行的。中国承受不了失去美国市场。”
(记者何雅婷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