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主哀叹:8成订单停了 内销取代不了外销(视频)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4月26日讯】美中关税战对中国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造成巨大冲击,一位做纸箱耗材的企业主透露,80%的订单停掉了。另一位做毛毯的企业主直言,内销取代不了外销,而且内销订单也很难接到。

为了降低美国高关税的冲击,中共当局呼吁企业扩大内销,但许多依赖出口的制造业者表示,中国内需疲软、价格战激烈、利润微薄,而且还有付款延迟以及高退货率等问题,不仅无法有效降低关税冲击,甚至可能使螺旋式通货紧缩更加恶化。

螺旋式通货紧缩(deflationary spiral)是指商品价格下跌,导致企业利润减少、员工工资下降,从而抑制消费的恶性循环。

纸箱属于耗材类产品,从纸箱的使用量可以推测出中国外贸企业受到美国高关税的影响程度。

有视频显示,一位做纸箱的老板说,他的客户基本上都是做灯的,占了一大半。灯饰行业出口受美国关税影响很大,“影响百分之八十”。

这位老板表示,很多客户把订单都停了,“以前的那些订单基本上停掉了,没做的基本上停掉,做了的大部分也不让出货”。

做床上用品的企业主“毛毯哥”发布的视频显示,工厂几位管理人员谈起现在的经营状态,有人说,现在做到下午2点就没活干了,工人都心不定。还有人要求老板多接点内销订单。

老板“毛毯哥”直言:“已经尽力了,接到这一点内销,咱能搞到2点钟已经很好了。”

他还表示,外国人的消费观念和中国人大不相同,一条毛毯用几个月,甚至一两个礼拜就扔了,而中国人用好几年还舍不得换。“消费习惯不一样,所以我们这个内销再怎么扩大,也大不了这个外销,离开不了”。

为了应对关税压力,许多外贸企业被迫转做内销,但由于中国经济持续下滑,消费疲软,企业为了生存竞争激烈,大打价格战,造成恶性循环。

经营一家成衣厂的钱爱诺(音译)告诉路透社,她每外销一件产品,利润约20元人民币,但内销利润仅十分之一。由于利润微薄以及中国零售商不准时付款,或要求退回未售出产品等问题,她已经决定不再寻求内销市场。

目前,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商品关税累计高达145%。此外,还永久取消了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小额包裹“免税门槛”政策。在关税重压之下,中国外贸企业的美国定单急降,面临生存危机,沿海外贸大省已经出现停工潮。

大陆知名财经大V媒体人、深圳卫视财经主持人陈姝婷近日发表文章《出口制造业需要急救》指出,受美国高关税影响,现在很多依托美国订单的出口制造业都纷纷进入停工状态,最严重的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如果情况无法改善,很多企业只有关门倒闭。

据《金融时报》报导,代表两千多个商家的深圳“跨境电子商务协会”会长王馨表示,许多商家非常焦虑,已告知工厂和供应商暂停或延后发货,这导致一些工厂停产一到两周。

东莞的德鸿电器制品公司宣布自4月11日起暂停运作,全体员工放假一个月。

生产内视镜检查套件、主要销往美国的杭州Stellarmed公司已通知员工寻找新工作。公司负责人表示:“不知道此情况会多久,我们只能静观其变,完全无能为力。”

陈姝婷在文章中指出,当前最首要的问题是,“这些老板们能扛多久?”“如果高关税情况无法得到改善,按照不少老板的反馈估计,可能从6月份开始将会有不少出口制造业企业不得不宣布倒闭破产。”

(记者罗婷婷综合报导/责任编辑:夏荷)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