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石的真相 得道高僧为何怕见一位女子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5月08日讯】大家好,我是扶摇,欢迎和我一起探索未解之谜。

在杭州西湖边上有一块形状奇特的石头,这个石头高约10米,宽2米多,峭拔玲珑,上面有碗口大小,由篆书写成的三个字“三生石”。这块“三生石”在莲花峰东麓,被《西湖佳话》称为“西湖十六遗迹之一”。

这些年有不少游客来到三生石旁打卡,以求和心爱的人能“缘定三生”。虽然大家的愿望是好的,可是来三生石边求姻缘,其实这背后误会却大了,因为这三生石的故事虽然的确涉及到佛教中所说的前世、今生、未来这三生,但是却与爱情无关。

今天我们就先来说说这个三生石背后的故事。

相识惠林寺

唐朝有个贵族子弟叫李源。他的父亲李憕曾任“京兆尹”,即当时都城长安的主官。其后他受到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的排挤,被贬往东都洛阳担任留守,其后又被贬到洛阳任河南少尹。李源从小过着舒适的生活,并且以善于唱歌而闻名。

755年,安禄山叛乱反唐,贡献了东都洛阳,而李憕誓死抵抗叛军,最终寡不敌众,惨遭杀害。当时,李源年仅八岁,兵荒马乱中被俘为奴,后来辗转流离于民间。几年以后,李憕昔日的部将发现了李源,将他赎回。那时李憕的旧宅早已捐为“惠林寺”了。

后来,唐代宗获悉李源是忠臣李憕的后代,于是特别下诏书封李源为河南府参军,随后又封他为司主簿。但是李源却因悲愤父亲死于于贼人之手,而发誓不官、不娶妻、不吃肉、不饮酒,以尽孝思,于是呈书辞谢了。后来,为了避开官场的应酬,搬到“惠林寺”隐居。

而在惠林寺中,有位僧人叫圆泽,他精于田园耕作,也很富有。他除了钻研佛学外,还精通音律。当时人们称他为富和尚,但不知道他的来历。

或许是因为有着相同的爱好,李源与圆泽很快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他们二人常常促膝长谈,一谈就是一整天,还常常结伴出游,参禅问道。

就这样,时光荏苒,春去秋来,转眼数十年。一天,李源邀请圆泽相约同游蜀州,到青城、峨嵋去访道求药。李源想要经由湖北乘船从水路溯江而上,进入四川;而圆泽却要取道陕西的长安与斜谷,经陆路入川。为了这件事,两人争执了半年都没有成行。

然而李源依然很坚持自己的意见,他对圆泽说,长安的故旧太多了,自己已断绝尘世之事,不想经过那里。最终圆泽同意走水路,并叹了一口气说:“看来命运由不得自己。”圆泽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接着往下看。

宿命难逃

两人一路走走停停,沿途吟诗作赋,欣赏湖光山色,倒也快乐逍遥。不知不觉中他们来到了南浦,船家见天色将晚,便准备在此靠岸停船。当船接近岸边时,他们看到一位孕妇肩负着瓦瓮到河边取水,圆泽见到那妇人,顿时脸色惨然,流着眼泪对李源说:“我之所以不想走水路,就是因为怕见到她!”

李源大惊失色,赶忙问到底是怎么回事。于是圆泽说到:“这妇人姓王,我应该做她的儿子,她己经怀孕三年了,因为我不肯来,所以她就很久生不下来,现在既然遇见了,那就不能再逃避,只好去投胎了。”

圆泽接着说,“请您为我念诵符咒,使我快点投生。你的行船可在此小驻几天,把我葬在山下。婴儿出生三天后,你到王家去寻访,如果婴儿见你一笑,就是他认识你。十二年以后,中秋月夜,在杭州天竺寺外,我们再相会。”

李源听完心中非常难过,痛哭流涕,十分后悔自己坚持走水路。但是事已至此,也没办法了。当天晚上,圆泽就沐浴更衣,坐化而去。

三天之后,李源如约来到王家,向主人说明来意,请求抱出婴儿一见。王家将婴儿抱出,当婴儿看见李源时,果然对他一笑。此时,李源禁不住泪流满面,便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王家。

之后,独自一人的李源也没有心情再去蜀州,于是转回洛阳惠林寺。回到寺中,圆泽的徒弟将一封信递给李源,说是圆泽留给他的。李源急忙打开信,只见上写着:“祈君忍苦勿忧悁,酬业轮回无可延;缘结三生情未了,待从他岁话前缘。”大意是叫李源不要为他感到痛苦忧伤,这是为了偿还业力他必须要经历的轮回之苦。他们有三世友情,以后再续前缘。

看完信后,李源不禁热泪盈眶,感叹圆泽原来早就预知了一切。数月之后,有一天李源收到由南浦寄来的信,从信中得知圆泽投胎的婴儿已经夭折,心中顿时明白,难怪圆泽约他在杭州天竺寺相见,原来他早已知道第三生的事情。

十二年后再相逢

时光飞逝,十二年如弹指一挥间,与圆泽相约的日子就在眼前了。李源迫不及待地赶到杭州西湖的天竺寺。

到了中秋夜晚,他来到天竺寺外的葛洪川畔,心中想着不知道圆泽是否回来赴约。这时,他隐约听到一阵歌声,他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个牧童,头绾双髻,骑在牛背上,手拿竹竿,边敲牛角边唱词,来到寺前。牧童望着李源吟唱道:“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大意是说,我已转生三世,过去那些一起赏月、吟诗的日子,就不必再多提了。很惭愧,让老朋友远道来寻找我,虽然如今我身形容貌已变,但心依然如旧。

李源心中知道这个牧童应该就是圆泽转世,于是喊到:“泽公别来无恙吗?”只见牧童远远答话:“李公,您真守信用啊!”

李源心里很是激动,本想和圆泽好好叙叙旧。然而,牧童却说:“然而你俗缘未尽,还是不要彼此靠近了。你我惟有勤修不堕,我们才有相见的那一天。”说罢,牧童继续向前走去,并以竹竿敲着牛角边走边吟道:“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山川寻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

牧童的歌声渐渐远了,这时李源不禁老泪纵横,悲伤的望着牧童逐渐远去的身影。李源于是转回洛阳,仍然居住惠林寺中,两年之后,有大臣李德裕向唐代宗保奏:李源为忠臣之子,很是尽孝,请予以官职。代宗准奏,封李源为諌议大夫。这应该就是牧童说的李源所未能了脱的俗缘吧,但是,李源确实己经看破世情,淡泊名利,不肯就职,八十岁的时候逝世于惠林寺。

从此,人们就称天竺寺外,李源和圆泽禅师会面的那片大石为“三生石”。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著有《僧圆泽传》记载了这个跨越三世的友情。

在这个故事中,圆泽应该算是得道高僧,不仅有宿命通知道自己转世的去处,也保留着前世记忆,轮回红尘只为了结前缘。而在下面这个故事中,一位前世修行的人再入轮回却是为了赎罪。

前世因 今生果

唐朝时期,在吴地有一个名叫齐君房的人。他从小家境贫苦,虽然勤奋读书,但是似乎天资愚钝,总是记不住。成年以后,他在吴楚一带靠卖文求生,时常拿一些自己创作的诗句去谒见诸侯及贵族,希望可以得到赏识。然而,他的文章和诗作没什么新颖之处,因此并不受待见。

齐君房偶尔也能换来一些赏钱,但是却只够维持生计,根本积攒不下来银两。不仅仅是因为他赚的少,还因为他每当存到一串钱时,必然生病,等到把那一串钱花完了,病也就好了。

唐宪宗元和初年,齐君房前往钱塘江。当时是灾荒之年,官府也趁机敛财,他要投奔的人中没有一个可以接待他的。于是,他只能去天竺寺讨饭吃。然而,他刚走到孤山寺西面,就已经饥饿难耐,根本走不动路了。齐君房就坐在水边哭泣,时不时因为肚饿腹痛呻吟几声。

不一会儿,西面走来一位胡僧,也面朝着水坐下。随后,他转过头来对齐君房笑着说:“法师,现在尝到秀才在外漂泊的滋味了吧?”齐君房答道:“漂泊的滋味已经尝够了,但‘法师’这个称呼从何而来?”

胡僧于是问道:“你难道不记得在洛阳同德寺宣讲佛经的事情了吗?”齐君房一脸困惑:“我活到现在四十五岁,只往返于吴楚之间,从来没有渡过长江,怎么可能去过洛阳呢?”

这时,胡僧说道:“你应该是为饥饿所烦恼,顾不得追忆前世的事情。”说罢,从钵囊中拿出一枚如拳头那么大的红枣来,对齐君房说:“这是我国出产的大枣,吃下去可以知道过去和未来的事情。”

早已饥肠辘辘的齐君房马上将大枣吃了下去,吃罢,又觉得口渴,就到水边喝了几口水。突然一阵困意袭来,他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头枕着身旁的石头就睡了过去。

不一会儿,齐君房就睡醒了。醒来后,他马上想起了在同德寺宣讲佛经的事情,一切仿佛昨天发生的一样,历历在目。他也回忆起前世一起修行的伙伴,而眼前这位胡僧就是其中之一。于是,齐君房一一询问大家的情况。胡僧告诉他,震和尚当年修炼未成,今生再度到蜀地做和尚了。神上人因为前世心愿未能了结又当了法师。悟法师前世曾开玩笑说,如果不能证悟到无上菩提的境界,就要成为有权势的将相,他今生已经做了大将军了。然后,胡僧看着齐君房说,“当时我们一起云游的五个僧人,唯独我得以解脱,唯独你还是个受冻挨饿的人。”

齐君房留着泪诉说自己多年的困苦,很困惑自己为什么不能功德圆满反而受难到现在呢?胡僧说:“你的过错发生在你教弟子的讲堂之上,你大讲异端邪说,歪曲佛经真义,使弟子们产生疑惑。虽然你讲经的声音浑厚响亮,但始终不能修成正果。你身斜影歪,所以得到如今的报应。”

齐君房于是询问胡僧自己该怎么办,胡僧道:“事到如今,我也无计可施。希望前世之事,希望能够对你有所警示。”说着胡僧伸手到钵囊中拿出一面镜子,镜子的背和面都晶莹剔透。僧人对齐君房说:“要知道贫贱的差别,苦乐的短长,佛法的兴替,佛门的盛衰,可从此镜中一览。”

齐君房拿过镜子仔细地观瞧,过了很久才出口道谢说:“报应之事,荣枯之理,我都已经知道了。”胡僧便将镜子收入囊中离去,才走了十几步,便突然消失不见。当晚,齐君房来到了杭州的灵隐寺,剃度出家,取法名为“镜空”。

唐文宗大和元年,文人李玫在龙门天竺寺学习,镜空自香山敬善寺来拜访他,并将前生今世之事告诉了他。他还对李玫说:“我今年已经五十七岁了,出家为僧只有十二年,持钵乞食的日子大概还有九年。等我离世之日,佛法就要衰落了!”

李玫问是何故,镜空沉默不语,叫人拿来笔砚,在茂经阁的北墙上题了几行字后离去。只见他写到,“兴一沙,衰恒沙。兔而罝,犬而孥。牛虎相交亡角牙,宝檀终不灭其华”。果然如其所言,过了十几年,唐武宗灭佛,佛法走向衰落。

看到这里,真是令人感慨,人与人的相遇,都离不开一个缘字,而世间的得失都逃脱不了因果,而唯有修行才能真正看清身前身后事,从中跳脱出来,获得真正的大自在。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未解之谜,我是扶摇,我们下期见。

欢迎订阅YouTube频道:https://www.youtube.com/@WJZM-FY
订阅频道Ganjingworld频道:https://www.ganjing.com/zh-TW/channel/1eiqjdnq7go2dgb6zFtQ9TYK11080c
订阅未解之谜Telegram群组:https://t.me/wjzmchannel

未解之谜】节目组制作

(责任编辑:刘明湘)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