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5月08日讯】河北省廊坊市一位老父亲七年前买了一栋二手别墅,七年后办理手续把房屋过户给儿子时,竟被税务部门要求补交近70万元人民币税款及滞纳金,原因是当初办房本时提交给办证机构的购房发票系伪造的。老先生的儿子多方查询遭推诿,遂向警方报案,控告当初买房时代理相关手续的亲戚及中介涉嫌诈骗。
据中国大陆媒体大风新闻5月7日报导,河北廊坊的张先生的父亲,于2017年11月委托一位做房地产生意的亲戚及一家中介代办手续,购买了一套二手别墅,共花费440万元(人民币,下同)。因为家人都不懂二手房交易的规则,除了看房和签合同外,张先生的父亲把所有剩下的手续全权委托给这位亲戚代办,并顺利拿到了房产证。
张先生手中的房本显示,房本的办理时间为2017年11月28日,用途为住宅,房屋总面积349.28平方米。其余家人与亲戚的转账记录显示,因办理房本相关事宜,亲戚共收款45万元。
张先生说,办好房本的这7年来,这套房产没有发生任何异常的情况,他们家也从来没有收到过“税务异常”之类的通知,因此他们从来没有怀疑该房产证有什么问题。
直到2024年11月,父亲要将此房过户到儿子名下,张先生去办理不动产登记时才被告知,税务部门未查到2017年这套房屋的二手房交易个税和增值税缴纳记录,当年办理房产证时提交的购房发票是伪造的,因此现在需补缴个税、增值税及7年滞纳金,合计近70万元。张先生大感疑惑,他手拿房产证向相关机构质问:“伪造的购房发票,咋能办出真房本呢?”对于张先生的质疑,廊坊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及廊坊市经开区税务局未给予明确的答复。
张先生向当初帮忙代办的亲戚询问情况,被告知所有业务均由中介机构“廊坊安心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代办,假发票的事与自己毫无关系;中介机构的负责人王某某则声称,房屋相关手续均是其亲戚主持办理的,中介仅帮忙跑手续,因此应向其亲戚追责。
面对亲戚与中介结构的互相推诿,张先生索性于2024年12月向廊坊开发区刑侦大队报了案,指控其亲戚及中介机构涉嫌伪造购房合同、购房发票及完税证明。2025年1月,警方以涉嫌“诈骗罪”立案,至今案件仍在调查中。
日前,张先生向媒体披露了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华商报大风新闻的记者遂于5月6日以市民身份向廊坊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咨询办理二手房房产证事宜。当被问及为何会伪造的购房发票可以办理房产证时,工作人员称,票税的真伪问题由税务系统负责,“我们只看材料是否完整,只要材料齐了就能办理房产证。”
陆媒记者随后又联系了廊坊市经开区税务局了解相关情况。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税务系统中查询到该房屋为一手房,并于2017年缴纳了契税,无增值税与个税的缴纳记录。
然而,张先生的父亲2017年购买别墅时办理的房产证,在廊坊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的档案中却存有二手房买卖合同;房屋增值税普通发票(此票已被税务系统证实为伪造);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房产分层分户图;以及税收完税证明(契税)。并未出现该房屋的个税票据。
对于这种情况,税务局的工作人员解释称,资料显示,当年交税时,办税人提供了房屋的购买合同,其中有张先生父亲及开发商的签字,走的也是一手房的办税流程,因当年一手房和二手房所交的契税同等,所以未发现异常。
由于出现了二手房按照一手房进行登记的情况,警方怀疑相关的购房合同可能也是伪造的。
(责任编辑: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