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直击】2拥核国无人机大战 川普拟降对华关税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5月10日讯】观众朋友好,欢迎收看新闻直击。今天是美东时间5月9日,星期五。

今日焦点:印巴战升级,中共输送军火,暗搜情报;川普放话:对华80%关税;两大风险,微软禁用DeepSeek;美国家太空委员会,即将重启

【瑞士会谈前 川普放话“80%关税合理】

我们首先来关注,美中贸易战的新进展。

今天(5月9日),川普总统表示,对中国产品征收80%的关税“看起来不错”,并表示交给财长贝森特处理。而本周末,美中代表团将在瑞士日内瓦面对面谈判,外界关注这场会谈能否缓解紧张局势。

美国一方由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和首席贸易谈判代表贾米森.格里尔(Jamieson Greer)出席,中共由副总理何立峰率队。

今天早上,川普总统还在“真相社交”平台发文说,美国正在酝酿一批“好协议”,并强调中国应该向美国开放市场,“封闭的市场行不通”。

目前,美国对中国产品的大部分关税已提高至145%,中共则对美国商品征125%的报复性关税。

川普指出,现在的关税已经“到顶”,并表示期待美中“建立一个非常良好的关系”。

路透社报导,这轮谈判可能讨论关税结构、出口管制、以及“微额免税”政策等技术性议题。市场也在关注会谈结果。

截至今天上午8点42分,道琼斯期货上涨0.26%,标普上涨0.34%,纳指上涨0.42%。

另一边,CNN报导,中国对美出口大幅下滑。数据显示,4月出口总额为33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418亿美元下降了21%。这也是川普新关税生效后的第一个月,反映出政策冲击初现。

尽管中国整体出口增长8.1%,对东南亚与欧洲出口有所增加,但对美国出口大幅缩水,成为主要拖累。

这场日内瓦会谈是否能为美中贸易争端打开突破口,全球都在关注。我们将持续为您追踪最新进展。

【冲突升级 印巴无人机大战 万斯:美国不插手】

印度军方今天(5月9日)表示,巴基斯坦军方一夜之间出动约300至400架无人机,试图攻击印度西部边境36个地点。

印度军方官员维奥米卡.辛格(Vyomika Singh)通报,巴方还动用重炮和武装无人机跨境攻击克什米尔,造成印军伤亡。印度反击摧毁了巴方四处防空阵地,并称击落多架无人机。

不过,巴基斯坦否认发动无人机袭击。巴方官员称,确有激烈炮战,但“尚未使用任何无人机”。

印巴冲突已被外界称为,全球首场拥核国家之间的“无人机战争”。

昨天(5月8日),印度指控巴基斯坦袭击了印度本土及克什米尔三个军事基地。巴基斯坦否认,并反称击落25架印度无人机。

巴方通报,自周三以来,冲突已造成36名平民死亡、57人受伤。印度则称有16名平民丧生。

军事专家指出,印巴冲突标志着“无人机时代”的到来。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教授马蒂塞克(Jahara Matisek)告诉BBC,印巴谁能掌握隐形与远程精确打击,谁就能占上风。

BBC报导,印度动用了以色列制造的Harop滞空弹药和Heron侦察机。巴基斯坦则启用中国产、土耳其产及自研的无人机,并大规模部署“忠诚僚机”,也就是能与有人战机协同作战的无人机系统。

分析认为,无人机因低成本、远程操控、隐蔽性强,已成现代战争的关键武器,不仅能侦察、打击,还能引诱敌方雷达暴露目标。

尽管目前冲突还在低强度对抗阶段,但印度防务专家马诺杰.乔希(Manoj Joshi)警告,局势可能升级。一旦发展为全面空袭,后果将非常严重。

面对局势升温,美国副总统万斯(JD Vance)昨天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表示,美国不会介入。他说,希望双方保持克制,但这不是美国能控制的战争。

白宫通报,川普总统本周已关注相关情势,并呼吁双方“互相还击后就此停止”。

美国国务卿卢比奥(Marco Rubio)也在昨天与巴基斯坦总理及印度外长通话,敦促直接对话,防止事态升级。

据了解,这轮冲突起因是4月22日克什米尔地区的一起袭击事件,造成26人死亡。印度指责巴方支持恐袭,巴基斯坦则要求中立调查。

目前双方高度戒备,边境局势仍不稳定。我们将持续关注后续发展。

【印巴冲突背后:中共提供军火趁机搜集情报】

我们继续关注印巴冲突背后的地缘博弈。

随着印度与巴基斯坦爆发激烈空中交火,多家国际分析指出,中共正通过对巴基斯坦提供军火,趁机插手南亚事务,并偷偷搜集印度军事情报。

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数据,巴基斯坦81%的军火进口来自中共,涵盖歼-10C战机、导弹、防空雷达等系统。资深研究员西蒙.韦泽曼(Siemon Wezeman)表示,中共正填补美国军售减少留下的空缺,成为巴基斯坦最主要的军火供应方。

CNN报导,巴方声称使用歼-10C击落多架印度战机,包括法国制造的“阵风”。虽然印度尚未证实损失,但中国制武器已成为这次交战的核心。

资深媒体人方伟指出,巴基斯坦在军费、GDP、外汇储备上全面落后印度,却能“以弱打强”,背后显然是中共在撑腰。

根据“全球军力排名”(Global Firepower)统计,印度现役军人超过140万,军费是巴基斯坦的9倍,拥有4,200多辆坦克和2,000多架军机,整体军力居全球第四。而巴基斯坦只有65万现役军人,重度依赖中共和土耳其提供武器技术。

路透社援引分析称,中共正通过这场代理战争测试自己的武器系统,并获取印度导弹部署、飞行路径、指挥结构等核心情报。这场冲突,成了它的“情报演习”。

新加坡安全分析师亚历山大.尼尔(Alexander Neill)指出,这是一场发生在中共边境线上的实战演练,中共不仅在用卫星盯着,还在印度洋派出大批“民兵渔船”和测控船,从事监听、侦察。

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也透露,中共目前有115颗以上军用侦察卫星在轨,仅次于美国。CNN指出,印巴冲突,已经演变成中西方军备技术的“真实对抗场”。

过去,印度大约80%的主要武器来自俄罗斯。但在过去四年里,这一数字已减半。目前印度一半以上的武器进口采购美国、法国、以色列武器,而巴基斯坦几乎全线使用中共装备。

目前中共虽未直接参战,但正借此机会验证军火性能、收集情报,同时悄悄扩张其在南亚的影响力。

我们将继续追踪这场冲突背后的中共动向。

【川普政府将重启国家太空委员会】

我们再来关注白宫最新的太空政策动向。

《政客》(Politico)今天(5月9日)报导,白宫官员证实,川普政府正推进重启国家太空委员会,相关人事安排已经启动。这个机构将是川普第二任期太空战略的核心。

国家太空委员会最早设立于1989年,曾在1993年停摆,川普在2017年任内曾重新启用。根据法律,委员会由副总统担任主席,主要负责协调太空军、NASA、商务部等联邦机构的太空事务。

这次重启后,预计委员会将继续推进多个关键目标,包括建设“金穹”(Golden Dome)太空导弹防御系统、争取2030年前抢先中国登月、支持商业火星载人任务,以及推进新一代运载火箭计划。

委员会下设的“用户咨询小组”,也将继续作为企业参与太空政策的平台。

副总统万斯(JD Vance)将出任新一任主席。虽然他过去在太空政策上较为低调,但担任参议员时曾参与相关立法,并与NASA机构有合作经验。

此前有媒体报导称,马斯克旗下SpaceX公司对太空委员会持保留态度,还曾通过说客希望白宫取消该机构。但现在白宫决定重启,也说明外界的猜测告一段落。

美国太空军司令查尔斯.索兹曼(General Chance Saltzman)上月警告说,中共在太空领域的扩张野心构成“极大威胁”,一旦中美发生冲突,美国的卫星系统恐将成为首波攻击目标,美国应调整政策应对。

回顾川普第一任期,在时任副总统彭斯(Mike Pence)领导下,太空委员会推动了多项重要政策,包括NASA“阿耳忒弥斯”登月计划、太空军创建、以及简化商业发射审批等。

拜登政府虽保留了委员会架构,但因副总统贺锦丽(Kamala Harris)参与度低,运作效果受到质疑。2023年,该机构提出的“任务授权”监管建议,还引发企业界担忧。

如今川普政府再次出手,表明将继续深化太空战略,同时推进太空防御和商业航天并进的目标。

相关进展我们将持续为您关注。

【DeepSeek应用存两大风险 微软禁员工使用】

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昨天(5月8日)在美国参议院听证会上表示,出于对数据安全和中共宣传内容的疑虑,微软已禁止员工使用中国DeepSeek(深度求索)开发的应用程式,并未将其上架官方应用商店。

这场听证会由参议员克鲁兹(Ted Cruz)主持,主题聚焦“如何在与中国的AI竞赛中取胜”。

史密斯指出,DeepSeek应用存在用户资料可能被回传到中国的风险,而且其生成内容中,部分带有中共宣传倾向。

DeepSeek总部位于中国杭州,今年1月推出AI模型“R1”,但发布后即被质疑数据处理和内容导向问题。

美国国会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今年4月曾点名警告,DeepSeek不仅收集用户资料、操纵内容,还可能被中共用作监控海外公民、绕过出口管制的工具,构成国家安全威胁。

史密斯强调,美中AI竞争的胜负关键在于“谁的技术能被全球采用”。他说,美国应全力支持本土企业,与盟友协作,减少对中国产AI模型的依赖。同时,他呼吁加强AI人才培养、提升社会对AI的理解。

当天出席听证会的还有OpenAI执行长阿特曼(Sam Altman)和超微半导体(AMD)执行长苏姿丰(Lisa Su)。两人都呼吁政府加大基础建设投资,并降低监管负担,确保美国在全球AI竞争中保持领先。

目前,多国已经对DeepSeek采取限制措施,理由是数据隐私和国家安全。微软的禁用举措可能成为其他科技公司的参考方向。相关发展我们将持续关注。

好的,感谢您收看这期的新闻直击,再会。

《新闻直击》制作组

(责任编辑:刘明湘)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