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女童铊中毒事关耒水污染?党媒急转移视线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5月10日讯】湖南一名3岁女童铊中毒,引发大陆网民关注。有医生质疑与最近曝出的耒水污染有关。中共党媒急忙发文转移视线,但带有明显造假痕迹。

5月9日,湖南地方党媒《潇湘晨报》的一篇报导登上微博热搜,该报导称,“近日,刘女士3岁的女儿因不明原因眼神呆滞,无法正常行走。”

刘女士描述:“孩子这一个月突然跳不起来,走路像踩棉花,头发大把大把掉……”

当地医院怀疑孩子中毒,于是转诊至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南华大学附属职业病防治院)。经检测确诊为急性铊中毒

报导还提到,湖南省职防院已诊治过多例铊中毒患者。但报导一直回避这名3岁女童到底是如何铊中毒的。

不过,报导引述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医生的说法称,铊是一种无味无臭的剧毒物质,中毒途径为误食被污染的食物或水。该医生还提到,工业废水排放可能导致铊污染,井水或河水都可能被污染。

报导没有提到中毒女童家住哪里,但其中提到的发病时间与湖南耒水污染的时间点契合。

大陆一名儿科医生在微博发文指出,“按起病时间推算,孩子中毒应该和耒水被污染有关,估计还会有其他受害者陆续出现。”

(微博截图)

3月下旬,中共湖南郴州市当局通报称“耒水流域部分河段水质出现异常”。多家陆媒随后披露,官方通报的耒水“水质异常”,实际为“铊污染严重超标”,并且当地官方早在一周前就已经得知河水中铊含量升高。消息引发民众担忧之后,中共官方和官媒急忙“安抚人心”,宣称“沿线饮用水安全”云云。【相关报导:湖南一河流测出铊浓度异常 当局称“饮水安全”

耒水是衡阳地区第二大河流和湘江最大、最长的支流,总长453公里。耒水流经郴州市的汝城县、资兴市、苏仙区、永兴县,衡阳市耒阳市、衡南县、珠晖区后汇入湘江。

在湖南3岁女童铊中毒登上热搜的当天,央级党媒《中国新闻周刊》就急忙刊发一篇造假痕迹明显的报导。

该报导引述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宣传科工作人员的话称,该女童铊中毒病例是“去年4月的病例”,“女童去年已痊愈出院”。报导并称,该女童虽然是湖南人,但“常住在山东”,“山东警方确定是人为投毒”云云。

这篇报导提到的中毒时间、中毒地点、中毒原因等,刻意避开“耒水污染”的意图相当明显。而且,其中“去年的病例”的说法,与《潇湘晨报》的原报导明显矛盾,疑似“后期加工”的结果。

《中国新闻周刊》的报导发出后,其它官媒再引述《潇湘晨报》的报导时,大多刻意隐去了其中的“近日”、“这一个月”等描述,以配合《中国新闻周刊》的说法。

近年来,中共的舆论“维稳”越来越变态,一切可能引发民众“恐慌”或者对官方不满的消息,都被极力封杀。大陆环境污染向来非常严重,被指与中共官员腐败以及当局为所谓“发展经济”放松监管有关。

(记者尚传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林清)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