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下降危机上升 中国民众“多储蓄少花钱”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5月28日讯】面对房地产崩溃、经济萎靡、通货紧缩和青年失业率,中共政府试图通过降息和补贴刺激消费,但民众对此持谨慎态度,选择储蓄而非花钱。

上周,中国央行再次下调存款利率上限,试图缓解银行利差压力并鼓励储户消费或投资,以及缓冲美中贸易战给依赖出口的中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然而,根据互联网公司员工陈先生在社交媒体上发起的一项名为“当利率下降时,您是储蓄还是消费?”的民调显示,在约5000份回复中,超过80%的人选择储蓄,而非消费。

据路透社报导,37岁的陈先生表示:“这个结果一面倒,显示人们非常担忧。”他补充说,自己也选择储蓄,因为“我不确定我的公司能撑多久。”

截至3月底,中国家庭存款总额达160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3%,占去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18%,而第一季度零售销售仅增长4.6%,显示消费疲软。

英国研究机构“GlobalData TS Lombard”亚太区资深经济学家廖敏雄指出,较低的利率“可能降低中国人口的收入增长”。

他表示,“尤其是80后的一代,在未来十年可能需要增加储蓄而非消费,才能确保退休现金流,因为低利率可能会一直持续。”

另据中共国家科学院预计,中国社会保险体系的资金将在2035年耗尽。很多中国人不再相信国家社保,而选择储蓄。

经济学家警告,低利率可能加剧问题。卡内基中国高级研究员白提斯(Michael Pettis)表示,低利率将资源从家庭转向企业和政府,未能有效提振消费。

英国经济咨询公司Fathom Consulting的韦伦斯基奥德(Elisabeth Werenskiold)则指出,宽松货币政策使建筑、航空等行业依赖低借贷成本,导致“僵尸化”风险,现金流仅能覆盖不到五个月的利息支出,处于“危险区”。

此外,房地产危机、通货紧缩和高青年失业率进一步削弱消费意愿。32岁的图书编辑Erin Yao从北京搬到武汉以节省开支,即使利率降至零,她仍计划储蓄以备不时之需。

据华尔街日报的报导,监控设备商吴先生也因销售下滑而降价,感叹“大家都觉得口袋里没钱了”。

《新闻直击》制作组

(责任编辑:刘明湘)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