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7月11日讯】iPS细胞自2006年被发现以来,一直处于高速发展中。那麽,被认为在再生医学领域拥有广阔发展前景的iPS细胞,究竟有哪些进展呢?我们来听听日本专家的说明。
日本大阪大学教授武部贵则:“通常,器官在没有血液供给的状态下,数小时后便会腐烂从而无法用于移植。但如果器官在体外能得到长时间的培养,就能更有效利用。在‘器官保存’领域,iPS细胞已取得很多进展,例如将保存时间较长的肝脏移植到人体或动物体内也能正常运作。另外,我所在的团队,开发能够补充器官功能的人造系统,这种方式是区别于传统移植的全新路线。”
武部贵则,日本医学研究者,在大阪大学、东京科学大学等多所高校担任教授一职。荣获日本医疗研究开发机构理事长奖、学术振兴会奖,学士院学术奖励奖等众多奖项。今年4月,武部贵则所在的团队宣布,已成功利用iPS细胞制造出首例具有人类肝脏结构与功能的“迷你肝脏”,该研究成果刊登在英国科学期刊《Nature》。
武部贵则:“我的团队目前的强项是,利用iPS细胞制作出‘肝脏类器官’,也就是模拟肝脏的结构。我们正致力于将这项技术应用于体外制造肝脏,这种方法类似于治疗肾脏病的透析法,将肝脏类器官接入体外循环系统中,用来进行肝脏的治疗。如果顺利的话,有望在几年内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由于制造与培养iPS细胞需要极高技术与专业设备,因此利用iPS细胞的再生医疗通常费用偏高。
武部贵则:“例如治疗某些被称为疑难病的遗传疾病,往往需要数千万甚至上亿日圆的费用。这是因为利用iPS细胞治疗,不仅仅是利用病毒将基因送入体内那麽简单,因为它包括了制造过程等非常复杂的程序。”
除了成本过高外,如何降低利用iPS细胞治疗后发生癌变的风险,也是目前有待解决的课题之一。
新唐人电视台日本记者站许婷东京采访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