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星期六(1月17日),在一个专家、学者和政界名人云集的研讨会上,对社会危机素有研究的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关信基认为,香港政制发展最大的问题是社会未有共识,他希望各大党派都作出承担。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及行政学系系主任关信基教授说:“各个政治势力,需要以长远的政治制度建设为重,而愿意就短期的政治风险作一点承担。”
目前,香港立法会三大政党则对政制发展各有意见。民主党认为,政府不应拖延政制改革咨询进度,否则会造成管治危机。
建联则表示咨询北京是正确做法。自由党副主席周梁淑怡却认为,07、08年普选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不符合基本法中的循序渐进原则。
反对23条立法的法律界先锋人物梁家杰现在集中精力于加快香港的民主步伐。他强调香港的政改刻不容缓,否则难以解决因政制扭曲而出现的政不通、人不和、万事不吉的情况。
基本法四十五条关注组成员、资深大律师梁家杰表示:“经过7.1、11.23(区议会选举)及元旦游行后,现在讨论的再不应该是是否普选,而应该是怎样为普选配合及设计配套。”
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主任钟庭耀建议政改咨询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讨论政改方向,第二阶段政府要列出四至八个具体方案,让市民自由表达意见。
来自亲共阵营的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总裁邵善波则表示,香港政改不单只是香港的问题,因此要尊重及考虑北京的看法,不应在中央和香港之间进行挑拨。
然而在前一天,恰恰是来自北京的法律专家、所谓“四大护法”之一的萧蔚云教授高调发表了抨击香港民主化的言论,激化了香港民众的抵触情绪。这些出位言论在研讨会上得到了萧蔚云一位30年的老朋友的回应。
中文大学中国法制研究计划研究员王友金发表看法说:“他不但言论激烈,而且态度也激烈……我们香港人是要求和平的,我们中国人,不用中央来一个官员,就大声、激气,这样我们大家都不会接受的。”
这是新唐人记者邬美祺在香港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