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新唐人粤语时事节目 焦点速递 <中华文化的骄傲> 2007年12月22日 (15分钟)
焦点速递 (粤语) <中华文化的骄傲> 2007年12月22日(15分钟)
新唐人圣诞晚会在12月18日正式拉开序幕。神韵艺术团兵分两路,在18号晚上于纽约百老汇碧肯剧院和马里兰州(Maryland) 巴尔的摩市(Baltimore)丽瑞克歌剧(LyricOpera House)同时开始了世界范围的巡回演出……
中华文化的骄傲
新唐人圣诞晚会在12月18日正式拉开序幕。神韵艺术团兵分两路,在18号晚上于纽约百老汇碧肯剧院和马里兰州(Maryland) 巴尔的摩市(Baltimore)丽瑞克歌剧院(Lyric Opera House)同时开始了世界范围的巡回演出。我们今天主要讲的是纽约演出﹐因为演出已经开始了。不过不住在纽约附近的观众可以到这个网址 http://www.bestchineseshows.com 查一下神韵艺术团会不会巡回到你们那里。
我们现在就说一下在纽约打响的第一炮。在纽约、新泽西还有华府附近的50多家西方媒体,大量报导了这场中西观众期待的晚会,触动这个美国西方社会。
FOOTAGE 片段
愈50主流媒体报导新唐人圣诞晚会
从各个报导中,我们都看到晚会得到大力推崇,例如纽约女性时尚生活杂志Moves12月刊文章,介绍上次晚会里面木兰故事,相信很多观众都知道迪士尼出过 木兰从军的卡通片﹐Moves杂志就对比了中国和西方对木兰从军故事的不同理解。 木兰到底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女权主义者,还是忠孝两全的无私的人?随后文章表示:新唐人主办的晚会最终给西方人一个更好的诠释。真正的木兰形象也应令现代“女权”时代的人们反思,从中获得启发。
这些个中华古老故事为西方媒体带来冲击,华人媒体对传统的中华文化又怎样看呢,我们听听曾经以“守护和传承中华正统文化”为题,报导了晚会的香港《开放》杂志总编辑金钟的见解。
FOOTAGE 片段
开放杂志总编辑金钟期待神韵演出
大家期待的晚会终于在12月18号晚上演了,位于纽约的碧肯剧院可算是全场爆满,二千多名观众有幸观看了今年晚会全球巡回的第一站的开幕,可以说是盛况空前。
有线电视Wyden Media Pix的头家维登(Stephen Wyden)第一次看晚会,他说,“无论东方的还是西方的,所有节目都有着传统保守的风格在�面,非常适合有孩子的家庭观看,看来这个晚会已经成为过节的新传统了。
意大利杂志《舞台上》(IN SCENA)的记者兼作家瑞娜塔.罗索(Renata Rosso)说:“非常有意思的是,晚会将中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融合在一起。蒙古舞,朝鲜舞,不同文化彼此交流,让人了解,这很重要,能有机会在一台演出中欣赏到这么多东西,真是美妙。非常丰富深刻的一个体验。”
社会经济学家程晓农博士表示﹐这台晚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体验过程,是一个很好的沟通,具有很大的启迪作用。他说,“无论从艺术表演形式上,还是从所要传达的理念,新唐人晚会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向华人和西方观众充份展现了完全没有党文化痕迹的中华文化的状态。而这正是人们目前所需要的。”
来自加州的文化学者李健在纽约观看了演出后,感触最深的是,善良和正义在舞台上得到了辉煌的展现。
FOOTAGE 片段
李健:善良和正义得到辉煌的展现
从事艺术行业的观众又有什么反应呢?
百老汇演员Thomas Keating说,我很受感动,眼泪掉下来了。我也是一个演员,看到那些舞蹈演员的表情、控制力,每一个节目都非常明亮。
纽约戏剧评论家郭静子表示,这台晚会潜移默化的起到教化人、感化人、救度人的作用,这是法律等任何外在的形式都无法达到的效果。
艺术家戴东尼表示,整台节目一流,整体效果完美。节目感受到神处处与我们同在。无论从艺术形式还是内涵上,都体现中国神传文化的精髓。天幕的制作非常完美,一打开天幕就是一幅完美的画面,令人感动得落泪。
纽约的西人艺术家Floria Liceica表示, 只有震撼、赞叹、惊喜这三个形容词可以形容。
艺术家、法律专家文斯.考德洛(Vince Cordaro)表示:“节目非常好,音乐很棒,服装和色彩很美,演出非常平和,水准无可挑剔”。他说他去过林肯中心,看过一些中国戏剧表演:“但有意思的是,由於戏中方言般的对白,当他问坐在身边的中国观众在演些什么时,那些中国人也搞不懂”。
退休程式师Earl Vaxter强调,印象最深刻的是舞台上美轮美奂的天幕,第一个节目《万王下世》的最后,万王之王乘神驹从天而降,几乎从他头顶掠过的那一刻,他被深深地震撼了,一直追问记者,“这是怎么做的?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纽约音乐家尚农•泰勒(Shannon Taylor) 参加过很多音乐会,也举办过各类艺术节目,他说,“虽然我很有资历和阅历,但还是情不自禁的为这台晚会叫好。这台晚会很多方面都是非常独特的,独一无二的。整台晚会给人一种光明、欢快、生机、希望的资讯。这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普世价值、普世真理。
跻身三十位国际顶级大提琴师之列的瓦列芙斯卡(Christine Walevska) 说,“我明天一早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我所有的朋友打电话,叫他们来看。”这是来自天外的!(Out of this world!)
前《中国青年报》特约记者林希翎女士在受访时说,我膂b为这台晚会是极品,别的节目无法跟他们比较。我是第三次来看神韵的演出,都看上瘾了。
其他观众的反应是如何,我们看看采访。
FOOTAGE 片段
新唐人圣诞晚会 东西方艺术的经典
很多观众在看完演出后都不愿意离开,纽约的职业演员Fred Kaminski,散场之后久久不愿离去,他说:我在等待你们来采访我,谢谢有这样的机会讲述我此刻的心情。
亿万富翁、纽约地产大亨之女瑞挈儿(Rachel Hirschfeld)应她炼法轮功的中国朋友之邀请前来,表示很感激邀请她来看演出的朋友:这么美好的文化,可提升人的心灵境界,这是我最喜欢的地方。
有形容艺术是不能脱离观众,成功的艺术不仅要打动观众的心,而且要引起共鸣。一举手,一投足,都是情感的浓缩,表现出美的升华,使全场观众一片肃静,深受感动。要做到这点,演员们当然需要巨大的付出,其中也领悟出了一些独特的方法。
纽约市的阿荷乐(Brigitte Arle)不是中国人,不懂中文,也没有去过中国。她只是26岁﹐她跳舞怎样跳出中国韵味,她说中国舞的力度则是内在的。手的姿势或是一个眼神都有涵义。为了完成这些姿态,阿荷乐找到了一个罕见的激励学习方式——看流行的中国连续剧。虽然她一点都听不懂,却可以看好几个小时。
被许多文艺界人士称赞为国际一流水准的神韵艺术团乐团,指挥陈汝棠先生就想出了一个不简单的方法去提升演出水平。
FOOTAGE 片段
音乐总为舞蹈服务的陈汝棠指挥
神韵艺术团在纽约的圣诞晚会纽约主场﹐在12月26日最后一场表演后,12月28日至30日将移师新泽西州的大西洋城凯萨宫(Casears)著名剧院–马克西姆剧院(Circus Maximus Theatre)再展风采。“圣诞晚会”的巨型广告标志牌已出现在进出大西洋城高速路旁,市内公交车站亭和赌场外停车楼外的大型广告牌也随处可见,闪亮的神韵飞天形象给节日将至的大西洋城增添了节庆和祥和的氛围。 均在显着位置推举圣诞晚会。圣诞晚会的详情和购票方式可见于www.bestchineseshows.com。
一位华裔老人在纽约剧院前厅兴奋地与周围观众分享他的感受。他说:“我们中国人身上应该有中华文化,才有资格做中国人。各位观众如果想分享他的感受,体会这份中华文化骄傲。大家可以到网站www.bestchineseshows.com查一下神韵艺术团什么时候会巡回演出到你们的附近。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