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工业发展付出沉重环境代价

【新唐人】(中央社台北一日电)一九七零年代末开始经济改革以来,中国为工业化的努力让环境付出沉重代价,与污染有关的酸雨、河流污染等问题现在十分普遍。北京当局采取措施试图改善环境保护,但是大部分分析人士都认为,这些措施远远不够。 “美国之音”中文网报导,中国很多城市在污染严重的时候,能见度很难超过几百公尺。干旱在中国北方造成二百多万人缺乏足够的饮用水,部分原因是当地现存的水资源都遭到污染。在广州等中国南方城市,当局十多年来一直试图改善空气品质。

近年来,中国的空气和水污染已经达到令人震惊的地步。尽管中国有世界上一些最大量的水资源,但是中国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原因是水过度使用而且被污染。很多专家说,中国很快就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 绿色和平中国项目总监卢思聘说,政府的数字显示,中国一半以上的河流湖泊都遭到污染,空气污染也同样严重。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世界上空气污染最严重的二十个城市有十七个在中国。

而且中国日益增加的人口正在加剧污染问题。美国布朗大学教授江雷文 (Leiwen Jiang)专门从事国际与环境问题的研究,他说,中国的人口增加虽然没有达到令人震惊的速度,但还是值得担心:“人口成长和消费的增加将不可避免地增加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压力。” 北京当局已经采取措施,试图改善污染局面。中央政府关闭数百家污染工厂,并对不遵守环境规定的工业处以罚款。但是香港岭南大学环境研究教授夏博义(Pauul Harris)等专家都认为,这些努力基本失败。

夏博义说,在地方、地区和省一级政府中,腐败和想从利润与工业化中得利的愿望依然过于强烈。从这个特别角度来看,中央政府在地方没有什么影响力。 他说,很多工厂宁愿被罚款,也不愿执行代价更高的环境标准,相信只有当污染问题开始损害地区经济成长时,地方官员才会执行环境规定。

与此同时,专家担心,社区污染程度的增加所引发的健康问题将很快对中央政府构成政治挑战。中国各地已经开始出现社会动荡,生活在污染工厂附近的民众抗议土地和水资源遭到污染。 夏博义相信这些抗议活动将同中国污染问题一样持续稳步增加,政府在对付这些抗议活动和有关问题时会遇到麻烦。他并认为,中共可能发现,他们的生存和权力会受到环境改变的直接威胁。 970301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