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09年5月17日讯】(新唐人记者文君采访报道)著名华人音乐家,作家刘索拉近日来到丹麦,为她新编写的一部反映文化大革命悲剧的室内歌剧《自由魂》作彩排和举行首演。刘索拉16日在彩排地点丹麦规模最大最豪华的海上歌剧院里接受了本台专访,并介绍了有关此剧的情况。刘索拉告诉记者,《自由魂》讲的是她母亲李建彤的故事。
记者:您能介绍一下这个音乐剧吗?
刘索拉:这是个室内歌剧。合作的这个乐队在欧洲很有名,专门演奏最老的和最新的音乐,比如早期音乐(Early Music)。指挥叫Paul Hillier,他曾获葛莱美奖,在欧洲和全世界音乐届都很有名气。在这排练的演员如女中音,女高音及竖琴演奏家都是全世界来的,我们是前天刚飞过来。我是先写的词,然后再谱曲,Paul Hillier根据演员发声,再校正英文歌词,有很多工作。我们使用的是古老乐器,比如Andrew弹奏的是一种最老的,有的类似咱们中国古琴的一种中世纪时候的琴。我们是第一次碰头,5月12日要在伦敦首演,所以排练很紧张,但我们合作的很好。我们是从头到尾一个一个音的排,这些歌唱家素质非常好。 Early Music是浪漫主义以前的音乐,它和浪漫主义完全不同,有极大差异,是反浪漫主义,带有宗教色彩的音乐。
记者;这里是否有一些中国文化的背景?
刘:这个剧是我为我母亲写的。她2005年去世,当时正好指挥Paul Hillier邀请我写一个作品给他们,我就跟他说我想为我母亲写一个作品。 这个作品基本是一个女儿与母亲的对话,就是我与自己母亲的对话,我直接就写下来了。 这个对话是活人和一个去世的灵魂的对话,不是生活中的对话。你们是我第一个接受采访的。我一直想为我母亲写东西,而且我真的和我母亲对话。所以这都不用准备,说写就写。
记者 :您相信灵魂世界?
刘:我其实一直和我母亲有对话,在她去世很长时间里。当Paul Hillier向我邀作品,我马上就开始了创作,因为说的是我和我母亲的对话,所以都不用准备,因为我有太多和她的对话。因此文字方面很快就有了。5月20号在哥本哈根首演一场,现在世界各地已经有艺术界对此开始感兴趣了。本来丹麦要演9场,因为经济危机只剩一场。
记者 :在中国很多人知道您是作家,而且作品影响了很多年轻人,很多人忽略了您是一位音乐家。但是我看到您的很多音中有很多的中国元素,您能谈一下吗?
刘:我对中国音乐很感兴趣。而且作为创作者总是要找那些没有被开发的,不是循着人家的足迹,捡人家已经做好的事。搞创作的谁也不原意去模仿人家已经做过的事情,要找一个新的领域。尤其我是中国人,中国音乐不只是熟悉,它是在你血液里的,和你最近的,与你的衣食住行都有关的。刚才说到气功。中国音乐也和气、自然、国家的运行,还有中国的哲学,中国音乐全部和这是紧密联系的。包括中医的理论,对我来说,非常有意思。这个领域还是有很多可以开发的。还没有找到的一些东西。
记者 :现在大陆那种流行乐圈,可以说就是钱的味道。像您这样,坚持追求纯艺术的人,会去思考那些问题。现在大陆盛行那种完全没有思想的那种流行音乐copy, 您觉得跟文革把中国的文化破坏的很厉害,有关系吗?
刘:文革确实是起了一个文化破坏的作用。文化断流,资讯没有进来。中国处于很长一段文化封闭状态。然后没有足够的资讯,教育又断了。我们这一代人受的影响挺大的,现在孩子的父母都是我们这么大岁数的。孩子的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如果父母不知道 怎么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孩子肯定会顺其自然,或者受社会的影响。如果整个媒体宣传的都是物质。因为不知道宣传什么,更老的一代去世了,就剩我们这一代了。我也不是一个人,中国有很多我这年龄的很有思想的,很有水准的人。
记者 :他们还是在找一些新的东西。从现在看来,真正的国际化的东西还是民族的。我也看到很多年轻人,比如画家,他们纯粹的照搬,认为西方的月亮就圆一些,但是现在有一些像您这样有思想的人回归到中国的一些古老的音乐元素上。把我们的老祖宗的东西拿出来,才能在国际上有一席地位。你能谈谈吗?
刘:我经常说全球化,就是回到自己的原根。但是要懂,而不是把老祖宗的照搬出来, 不是简单的民族化就是好的。民族化的东西,还有很多美学在里面,我们今天要什么样的民族化,在国内也争论很多。因为长期以来,民族音乐在国内也是一个很困惑的地位。一般年轻人不能接受,一般民族音乐都是喜庆音乐,宣传音乐。把民族音乐放在一个挺尴尬的地位。大部分中国年轻人都对民族音乐有一个不好的感觉。我们也有责任,但是能做到多少也很难说。这也不只是我们艺术家的事,也是媒体的事。媒体应该帮助宣传民乐的最精华的,最深刻的东西以及它的哲理性。非常复杂的文学性和美学,神秘性。可能一般人接触不到,听不到这些资料之类的。我们只能做很少,媒体,报刊书籍能够对本民族音乐有一个更深的认识,而不是说我随便拿个二胡就是民族音乐,随便弹个曲,就代表我是这个国家的人。但可以简单得给你一些感觉吧,但是还不够,仅仅提民族主义这个东西不够。
刘:我有很多感想,太多,一句话也说不完。这个作品对我意义非常大,不是普通的,我接受了一个邀请,写一个作品,我能出名或者赚钱,不是一个普通的作品,这是一个我和我妈妈的关系。把握与我母亲的关系作为这样一个形式搬到舞台上了。比如丹麦的媒体特别关心,也特别想知道,很长时间以前,丹麦媒体往中国写信,希望了解更多,我什么都没回答。这不是普通的接受邀请的一个职业性的创作,这个东西我扛了太长时间,差不多半辈子,然后终于用一个小小的角度说出来了。然后就说不出来了。我觉得跟媒体多说这个故事,没有必要了。因为多于我来说,可能是太重了。对这个我不会做宣传的。我如果写一个别的作品,与我本人距离远,我会做宣传,我会说这是关于什么什么。我现在有点说不出来。我可以说我写的非常认真,可以说对我人生是一个很大的解脱。能把这篇作品写出来。我松了一口气,我为我母亲做了一件事。大家从报纸上也能看到。我自己在在认真地听排练,我觉得天助我把这作品给些出来了。我很幸运能上演这个作品。
刘索拉简历:
刘索拉——作曲家,人声表演家,作家。刘索拉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于杜鸣心先生。毕业后先后为影视戏剧作曲,曾被电影作曲金鸡奖联合提名,她的钢琴独奏作品也曾在全国钢琴创作比赛中获奖。1985年她创作了小说[你别无选择],在全国引起轰动,曾被香港媒体称为“刘索拉旋风”。此中篇小说获全国中篇小说奖。在1985年年,刘索拉又推出了第一张演唱专辑——《我的歌献给你们》。但两年后,刘索拉选择出国,并在海外继续进行作曲和写作。她曾深入到美国黑人布鲁斯音乐的部落中,尝试把中国的音乐元素糅合进爵士乐中。1997年,刘索拉创办了自己的唱片公司ALSO Productions,意图将传统中国音乐以一种新风貌走进世界音乐。
2006年,刘索拉创作了大型室内歌剧[惊梦],由著名的德国现代室内乐团[ENSEMBLE MODERN]和[刘索拉与朋友们]中国乐队共同参演。她本人是编剧,作曲及总导演并领演。2007年,刘索拉作为重点音乐家被丹麦环响音乐双年展邀请,丹麦皇家音院打击乐团世界首演了她的新作品[节奏的密码],丹麦电影中心及作家协会重点介绍了她的电影音乐作品及她的文学作品,[刘索拉与朋友们]乐队的演出成为音乐节的热点。
作为作家,刘索拉的作品多次获奖和被译成多国语言。由于喜欢用不同风格的中文构造小说,英文版译文[混屯加哩咯楞]获得英国比较文学翻译奖(Richard King 译),最新的译文版是小说[女贞汤]的法文版(Sylvie Gentil 译)由法国著名出版社Seuil出版。
作品
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发表代表作、中篇小说《你别无选择》,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8年后旅居英国,目前定居纽约。于 1997年在纽约成立自己的音乐制作公司,致力于使中国传统音乐以一种新形象进入世界音乐界。主要音乐作品有《蓝调在东方》、《中国拼贴》、《缠》、《六月雪》、《春雪图》、《隐现》等,有室内乐作品《形非形1、2》、《灵》及摇滚歌剧《蓝天绿海》等。主要文学作品有小说《你别无选择》、《蓝天绿海》、《寻找歌王》、《混沌加哩格楞》、《香港一条街的故事》、《大继家的小故事》,散文《蓝调之缘》,对话散文集《行走中的刘索拉》、《曼哈顿随笔》等。小说有英、日、意等外文译本,曾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及多项文学奖。最近出版小说《女贞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