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9市1/4人口不吃自来水

【新唐人2009年11月13日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希望采访报道)据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2009年珠三角地区环境状况公众评价调查报告》显示,珠三角9个城市有近1/4的人不以城市自来水为饮用水源,受访者还表示因环境污染而感到身体不适。

《广州日报》星期三报道说,广州社情民意的这次调查从2009年5月开始,采用按各城市人口等比抽样的方法,电话采访了广州、佛山、深圳、东莞、珠海、江门、中山、惠州、肇庆9个城市共2006位居民。

在环境污染程度调查中,受访者普遍认为“水环境”污染最严重,达43%。在“水环境”污染的具体评价中,“河涌河流污染”严重的比例也较为突出,达 57.1%。而对于“饮用水源污染”的评价,受访者认为严重的比例也不低,近27%。珠三角9城市的受访者中,有近1/4的人不以城市自来水为饮用水 源,其中65.6%的人表示是因为自来水水质不好而不饮用。

调查还显示,四成一的受访者表示近一年来“有”因为环境污染而感到身体不适,症状主要集中在“咳嗽”、“咽喉炎”、“烦躁”等呼吸和精神疾病方面。在表示“有”因环境污染而感到身体不适的人中,“失眠”、“感冒”的被选比例较高,均为33.2%。旅居德国的中国环保活动人士王维洛就中国的水污染状况表示:

“如果说污染的话,应该可以说中国几乎是100%的地表水质污染,也可以说中国几乎是100%的地下水是污染的。因为中国在1990年到2000年的时候,它把它的地表水的标准改变了,它的标准不是紧了而是放宽了。以前的二类水按照现在的标准就是最好的水,以前的三类水现在是二类水。就是说它通过更改它的地表水的评价标准,使得已经污染的水变做还能够运用的水,所以,它在数据表达的时候,中国可能还是只有70%的地表水,70%的地下水是污染了。实际情况来说,我们如果采用中国1980年到1990的标准的话,中国的水几乎是90%以上是污染的。”

另据《人民日报》星期三报道,中国审计署日前发布审计调查结果称,历经6年时间,投入资金910亿元,中国“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整体水质依然较差,像巢湖、太湖、滇池的平均水质仍为Ⅴ类或劣Ⅴ类。近日在武汉召开的第13届世界湖泊大会上,一些专家探讨了中国水污染防治中的弊病。

就近千亿元巨额投资为何治不好“三河三湖”的污染这个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所长王浩坦率表示,首先是湖泊治理方针、技术路线出现了偏差:“就水论水,强调用工程与技术手段治污,而忽略了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忽略了源头上的节水减排。建起了污水处理厂,但是运行率低;沿湖的截污做到了,但是陆地上的排污截不了。王浩院士说,治污体制和技术路线不改变,再投入900亿元也很难奏效,还是会边治理边污染。 “绿色和平”研究实验室的资深科学家大卫.桑提罗博士表示,中国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对河流的保护:

“中国存在一些有关的法规,但目前的问题是中国现有的有关水污染的法规,只管辖较少种类的污染物。我们对珠江废水样本的分析显示,中国环保部门需要对更多种的化学污染物加以考虑,否则,他们现有的保护水源,控制水污染的法规措施已经越来越无效。”

《人民日报》的报道说,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的繁荣,太湖水质却“连降三级”:从上世纪80年代的Ⅱ类水为主下降至Ⅴ类、劣Ⅴ类。当遍布太湖周边的上万家纺织印染、化工制造、食品加工等企业,在为地方GDP增长作贡献时,污染物也在急剧积累。与太湖的命运一样,巢湖、滇池也在当地政府和居民围网养鱼、围湖造田、建厂兴业的大发展之后,湖面萎缩,水质恶化。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