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分析中国3.5万亿地方债务成漏网之鱼

【新唐人2011年7月8日讯】(新唐人记者常春综合报导)当前的中国地方债务统计面临这样的尴尬。作为世界信誉定级的穆迪公司认为,有3.5万亿地方贷款或成漏网之鱼。而这些贷款正给中国金融带来危险。瑞银经济师陶冬周一在香港说:“地方政府欠债问题是最大的定时炸弹,是威胁经济稳定的最大危险之一。”

最近,中国地方政府欠下巨债问题屡见媒体报章,引发关注。来自大陆国家审计署最新的官方统计数据来看,截至2010年底,全中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约10万亿元,其中银行贷款为84679.99亿元。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本周二则称,审计署关于银行对地方政府贷款规模的资料可能少报了3.5万亿元,并且不良贷款规模大于预期。

穆迪警告称,此类贷款数额巨大,可能对中国银行系统构成威胁。

《德国之声》援引《德国金融时报》报导指出,一旦中国国内出现危机,例如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银行就会产生巨大问题。坏帐的总量很可能超过贷款总额的12%。穆迪批评说,中国仍然没有做出应对这一问题的计划。

据中国调控机构说,地方政府的债务中,79%为银行欠账,其中80亿元的贷款现在已经到期。穆迪计算出的3.5万亿元占中国人民币贷款总额的7%,但是政府不把它视为地方债务。

穆迪最新披露的《逐步加剧的地方政府债务负担挑战中资银行》报告则表示,预计中国银行系统的不良贷款规模占总贷款规模的比例可能会升至8%~12%之间,“而我们此前的基本情景所假设的不良率是5%~8%”。

分析家们指出,由于房地产市场形势不稳以及给地方政府的贷款过度,多家银行有破产的危险。不久前,惠誉国际评级公司刚刚把人民币贷款的评分前景降至负面级别。标准普尔估计,借贷给地方的款项中,三分之一可能成为坏帐。

《法兰克福汇报》也分析了中国的金融状况,认为中国现在这种美丽的外表产生的怀疑日益增多,数字显然只反映了一半的真实,因为许多支出隐藏在影子预算中。

瑞银经济师陶冬周一在香港说:“地方政府欠债问题是最大的定时炸弹,是威胁经济稳定的最大危险之一。”

中国的土地为国家所有,只有使用权可以转让。城镇受益于土地价格大幅上涨,无意冷却过热的市场。但土地生意的收入不足以投资大项目,所以城镇都使用计划之外的所谓’地方政府融资机制。

据央行说,现在已有一万个城镇依靠它,从银行贷款共十万亿元,占中国国内生产总额的四分之一。许多贷款现在就有成为坏帐的危险,因为新建的公路、桥梁、隧道、体育场或地铁运营后,回报往往不够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