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步】中国饮茶文化简史

【新唐人2011年8月24日讯】编者按:中国人视“道”为体系完整的思想学说,是宇宙、人生的法则、规律;所以,中国人不轻易言道,在中国饮食、玩乐诸活动中能升华为“道”的只有茶道。中国茶道正是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一个空灵虚静的心境。当茶的清香,静静地浸润你的心田和肺腑的每一个角落的时候,你的心灵便在虚静中显得空明,你的精神便在虚静升华净化,你将在虚静中与大自然心融神会,达到“天人合一”的“天乐”境界。儒家对“和”的诠释,在茶事活动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茶树原产于中国,古书《尔雅》中已提到有野生大茶树。茶在古代又有“茗”、“荼”等别名,在公元前28世纪神农时代,《神农百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那时茶叶作为药用而受到关注。据考证当时人们还是生嚼茶叶。

西周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已有人工栽培的茶园。

东周《晏子春秋》记载,“晏子相景公,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又《尔雅》中,“苦荼”一词注释云“叶可炙作羹饮”;《桐君录》等古籍中,则有茶与桂姜及一些香料同煮食用的记载。这时茶的食用阶段,即以茶当菜,煮作羹饮。此时,用茶的目的,一是增加营养,二是作为食物解毒。

秦汉时期,茶叶加工已经开始出现:鲜叶用木棒捣成饼状茶团,再晒干或烘干制成饼茶以存放,这是最早的饼茶。饮用时,先将茶饼捣碎放入壶中,注入开水(或沸煮)并加上葱姜和桔子调味。此时茶叶不仅是日常生活之解毒药品,也是待客食品。

由于秦统一了巴蜀,促进了饮茶知识与风俗向东延伸。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三国时期,崇茶之风进一步发展,开始注意到茶的烹煮方法,说明华中地区当时饮茶已比较普遍。
东汉末年、三国时代的医学家华佗《食论》中提出了“苦荼久食,益意思”,是茶叶药理功效的第一次记述。三国时期史书《三国志》述吴国君主孙皓信佛教“赐茶荼以代酒”。两晋、南北朝时期随荆楚茶业和茶叶文化,在全国传播的日益发展,也由于地利之便,长江中游、华中地区,逐渐取代巴蜀。此时,南方栽种茶树的规模和范围有很大的发展,茶的饮用,也流传到了北方高门豪族。

到了唐代,饮茶蔚然成风,至唐朝中期后,如《膳夫经手录》所载“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中原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都嗜茶成俗,于是南方茶的生产,随之空前蓬勃发展。为改善茶叶苦涩味,开始加入薄荷、盐、红枣调味。公元8世纪陆羽《茶经》问世,《茶经》备言茶事,更对茶之饮之煮有详细的论述。所以宋代有诗云:“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此时,对茶和水的选择、烹煮方式以及饮茶环境和茶的质量也越来越讲究,逐渐形成了茶道。

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日本僧人最澄从中国带茶籽茶树回国,茶叶始传入日本。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宋代制茶方法出现改变,给饮茶方式带来深远的影响。宋初茶叶多制成饼茶,饮用时碾碎,加调味品烹煮,也有不加的。随茶品的日益丰富与品茶日益考究,逐渐重视茶叶原有的色香味,逐渐减少调味品。同时,出现了用“蒸青法”制成的散茶,茶类生产由茶饼趋向以散茶为主。此时烹饮手续逐渐简化。

明代,太祖朱元璋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从此贡茶由团饼茶改为芽茶(散茶),对炒青茶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烹茶方法由原来的煎煮逐渐以冲泡为主。

清朝人饮用散茶时,不再加任何调味品(花茶除外),讲究清雅怡和,认为细品缓啜,清正、袭人的茶香,甘冽、酽醇的茶味以及清澈的茶水,更能领略茶天然之色香味品性,重在意境,与我国古老的“清净”传统思想相吻和,这是茶的清饮之特点。饮茶器皿讲究“以紫砂为上,盖不夺香,又无熟汤气”。

自1610年起,荷兰人自澳门贩茶,并转运入欧洲,中国茶叶运销丹麦,皇朝派钦差大臣入俄,馈赠俄皇茶叶。茶叶开始传到世界各地。

──转自《大纪元》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