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新闻之三】欧债危机露曙光 何时可解仍未知

【新唐人2011年12月31日讯】欧债危机,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字眼。这场危机发生到现在已经超过两年,但是却在2011年越演越烈。包括希腊、爱尔兰、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欧债五国”(PIIGS)面临了严重的国家财政危机,也让欧洲经济、甚至是欧元的发行都面临生死存亡的挑战。新唐人第三大年度新闻,带您去了解欧债危机的来龙去脉。

2008年,金融海啸重创了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也让世界各国度过惊涛骇浪的一年。

2009年,金融海啸逐渐退去,全球经济缓慢地从谷底慢慢爬起,各国银行业的运作也变得保守谨慎,不再轻易进行高风险的投资与放款行为。

然而,就在这年底,位于欧洲南部的希腊却率先传出资金周转不灵的债务违约问题,也因此揭开了这场令人惊讶不已的欧债危机内幕。

原来,不只是希腊,包括爱尔兰、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五个国家都面临严重的国家主权债务违约问题。这五个国家也因此被昵称为“欧债五国”(PIIGS)。

“欧债五国”长年向欧洲各国的银行贷款,并且向国际市场发行公债来募集资金,如今却因为入不敷出,随时都可能还不出钱,造成债权人的严重损失。

更可怕的是,一旦有人倒债违约,势必连带造成许多银行重创甚至倒闭,冲击金融市场信心,甚至还可能拖累许多国家的经济复苏。

而好不容易才从金融海啸谷底慢慢爬起的全球景气,也很可能再次被推回谷底。

国际货币基金(IMF)总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日前在美国国务院演说时,便忧心忡忡地提出警告,欧债危机的严重性已经无法只靠欧洲国家来解决。如果世界各国不共同合作的话,很可能会让全球经济回到1930年代“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的悲观局面。

尽管英国不在欧元区之内,但是英国对于欧债危机的威胁也始终倍感压力。

英国首相大卫•卡梅伦(David Cameron):“欧元区不仅威胁到了它自身,而且还威胁到了英国,乃至全世界的经济。”

事实上,光是欧债五国的债务总额,保守估计就高达3.8兆美元。

其中,还债能力最弱的希腊,更被认为是即便花上20年也无法把债务还清。

为了挽救整个欧洲经济与市场信心,欧盟(EU)与国际货币基金(IMF)开始合作,对希腊、葡萄牙、爱尔兰等国进行抒困。

在这两年来,欧元区16个国家的领袖与财政部长,更是召开一次又一次的高峰会,试图找出解决欧债危机的因应对策。

2011年底,终于出现了比较明朗的解决方案。

首先,欧元区领袖推出了规模达4400亿欧元的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来为各国作保,同时各国银行也减计希腊债务50%,并且提高各国银行的资金准备率达9%。

稍后,各国再次决议将签署新的“财政公约”,正式建立起欧洲财政联盟,来加强监管、审查各国的财政政策。同时,也进一步推出5000亿欧元的“欧洲稳定机制”(ESM),希望能筹出更多的银弹,来因应2012年各国还债的庞大需求。

欧盟执行委员会主席巴洛索(Jose Manuel Barroso):“这场危机让我们了解到,如果不加强欧元区的财政治理,将难以维持欧元区单一货币的运作模式。”

长达两年的欧债危机,并没有把欧盟与欧元区推向四分五裂的局面。反而让欧盟走向成为一个更加整合、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但是,这场欧债危机究竟能不能解决?要到何时才能彻底解决?

恐怕还是个未知数。

文字:唐浩/剪辑:郭敬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