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禁闻之六】打房进退维谷 房市泡沫风险升高

【新唐人2012年1月1日讯】中共当局在近年来连续推出一连串的调控政策后,中国疯狂高涨的房价终于在2011年下半年明显趋缓。然而,到了年底,却因为受到中国制造业衰退、经济成长放缓等因素影响,中共再次回头放宽银行资金的流动。这个进退维谷、前后反复的政策行动,也让各界质疑中共打房的决心是否还能持续。万一房价持续飙涨,中国房地产是否真的可能出现出现泡沫化危机?全世界都在关注。

中共国务院从2010年以来,先后4次推出打压房地产市场措施,但各地楼价仍是一路飙升。

据中共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中国70个大中城市中,新盘按年比价格有68个城市上涨﹔其中,10个二、三线城市涨幅超过10%。二手住宅价格,有67个城市上涨﹔浙江温州年比增幅最高,为18.5%。房地产调控远远没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和目标。但一些经济专家学者则认为,实际涨幅远远超过这些数据。

1月26号,中共国务院公布“国八条”,将购买第二个单位的按揭首付提高到60%。并强烈要求各地出台限购指标。各地当局因此出台限购令。

《新唐人》特约经济评论专家杰森:“它主要是从限制人家买,这样不但商品房的价格没降下来,把租赁房的价格还给搞上去了﹔它给未来地产、房价进一步上涨又打下了基础。仔细去分析它这个政策基本上都是不着边际的政策。就是它不从真正的长远的角度来控制房价。”

限购令出台之后,第一季度结束“验收”结果显示,房价居然没有出现任何的下降趋势。

另一方面,为应对持续高涨的通货膨涨和房地产泡沫,中国央行已经数度加息,并且,几乎每个月提高一次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紧缩措施的同时,也增加了中小企业的借贷成本。倒闭风潮越演越烈。一些体制不健全的小型开发商纷纷倒闭。

入秋之后,打压房地产政策开始明显奏效。

中共国家统计局发布,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及二手住宅价格变动情况显示,自2009年3月以来,新建商品住宅环比平均价格首次出现下滑。

11 月24号,在北京“房地产金融风险管理”座谈会上,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撰写的《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报告》和《房地产市场变化对金融业影响的调查报告》中认为,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高位回落,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趋紧,土地交易市场量价齐跌,房地产贷款增速回落,房价拐点初现端倪。

政治经济评论家草庵居士:“中国的房地产在最近10来年当中,尤其是08年之后,已经疯狂到了极点。泡沫化也是大家都可以看到的,中国(中共)政府最近只不过是承认了这个事实。而且,这种恐慌性随着时间的发展,还会加剧。”

北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结束,中共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定为“稳中求进”,继续保持稳健货币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宏观调控为“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

杰森则指出,历年来中国房市在调控下增长停滞之后,一旦放松便产生报复性反弹。

杰森:“就像08年稍微停滞了一下,结果09年2010年就报复性反弹,整个全国的房价就张了一倍,其实有的地方一倍都不止。目前,只能说2011年是停止暴涨的一年﹔但还不能百分之百把它叫成拐点﹔明年是一个迅速下跌的一年呢?还是报复性反弹的一年,目前还看不出来。”

大陆房地产市场交易量陷入低迷、房价持续下滑。当局对房地产的调控,攸关明年中国经济是否“硬着陆”。打压房市,对正在下滑的中国经济无异是雪上加霜﹔可是如果一旦放松,不仅长期以来的打房政策可能功亏一篑,还可能推升通货膨胀的程度,造成民间强大的生活压力。

如何处理棘手的中国房市,正严峻考验着中共当局的应变能力。

文字:梁欣/剪辑:王明宇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