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记者会推政改“至死方休”?各界聚焦

【新唐人2012年3月14日讯】(新唐人记者刘璇综合报导)中共一年一度的人大、政协“两会”将于14日上午闭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随后举行记者会,这是温家宝其两届任期后的最后一场两会答记者问。因其近年连番呼吁政改,外界猜测其届时将有更多“惊人之语”。而温家宝在2003年的记者会上曾经指出,摆在面前的主要问题有五个方面:至今九年过去了,这些问题仍在,有的还更严重。

温家宝自2003年起担任大陆的总理,至今已历两任9年,每年人大会议后都在记者会上答复中外媒体提问,总理记者会成为人大和政协“两会”的重头戏。而今年也将是他在总理任内最后一次人大记者会。

近年来,温家宝多次利用各种场合鼓吹政治体制改革,大声疾呼推动政改“至死方休”,曾一度引发外界关注。在第1次记者会上,他引用林则徐的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描绘自己的工作态度,让外界眼光一下聚焦在他身上。

两岸关系是温家宝记者会每次必见的问题。台湾旺报据往年9次记者会经验预测,今年外媒提问机会很可能过半。

据《法制晚报》13日统计发现,中国政治是外媒关注焦点,其次是中国经济政策和对外关系问题,这三类问题约占了7成比重。政治方面包括西藏、台湾问题,法律制度建设、人权、言论自由等,西藏问题被问的次数尤其多。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之前,西方媒体最爱问关于“人权”话题,但到2009年之后,外媒更爱问有关于中国崛起和中国模式等经济话题,连续3年被问到4次。

多维新闻网此前报道认为,在这最后一年多里,温家宝“动作频频,尤其在政府行政部门力推政务改革,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之后,又剑指‘三公经费’。试图一改此前‘空喊’政治体制改革的形象。”温家宝正以此在做“最后一搏”。

报道还称,民生问题确实是今年“两会”的焦点,新疆建设银行一位网友就在新华网征集向总理提问的微博 (微网志)上表示,希望政府高层不要再回避下岗 (失业)工人的生存问题。回顾温家宝担任总理的这么多年,近年来物价上涨,尤其是房价急速攀高,则引来不少民怨。

这位网友说,“我们只求温饱,不求幸福指数”,,“回避有损政府形象,总是这样装聋作哑,寒心的不只是下岗工人,得民心者得天下。”不满之情可谓意在言表。

又如署名“刚毅木讷chu”的网友说,“总理你好,重庆打黑为什么只是一个个案,不能在全国遍地开花,是只有一个王立军,还是没有决心?”也反映出广大民众对反贪打黑不力的愤慨。

据《中央社》报道,早在2003年的记者会上,温家宝指出在面前的主要问题有五个方面:农民收入成长缓慢,一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下岗和失业人口不断增加,城乡发展及东西发展不平衡,财政负担沉重,金融不良资产比例较高。

至今九年过去了,这些问题仍在,有的还更严重,从上述网民的意见中可见一斑。

14日温家宝即将迎来他第10次的总理记者会,他将如何对内政、外交、两岸等各方面,尤其是他近来经常提及的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提出让人满意的答复?各界拭目以待。

香港城市大学政治系教授郑宇硕表示,温家宝在此次人大会议上必须针对许多迫切的问题做出回答,例如“中共领导将如何处理经济问题?政府是否会提出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或是设法对抗通货膨胀,抑制房价飙涨?”

香港《明报》指出,如无意外,温家宝在今年的总理记者会将会是他的告别演出。由于他在记者会上经常引经据典,手势多多,表情丰富,因此在过去9年里,每次两会后的总理记者会都成为传媒焦点,电视直播。今年两会前夕,温家宝和以往不同,没有举行多年的网民交流活动,在最后的记者会上,会作何临别感言,相信更受瞩目。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