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薄熙来被软禁 中共内斗引发政治危机

【新唐人2012年3月17日讯】(新唐人记者杨雪综合报导)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被免职一事,在国际社会上也引起反响,英国所有大报周五(16日)都刊登了关于薄熙来被中共中央撤职的文章,称他是在中共统治阶层的权力斗争中的牺牲品。有关人士分析,薄熙来现在已经被软禁,薄熙来案将引发中共政治危机,加剧中共十八大的内斗。

《BBC》报导,《金融时报》头版题为“从高官被清除看中国政坛动荡”的文章说,免除中共政界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薄熙来的职务,是中国20年来最大的政治变动,引发了对中共政治危机的担忧。

文章指,中共当局除了宣布免除薄熙来在重庆的职务之外,没有透露任何其它信息,但那些熟悉中国事务的人士认为,几乎可以肯定,薄熙来现在已经被软禁。

有海外媒体报导,两会结束后,薄熙来未和重庆代表团一起离京,而是留在北京,接受中央调查。

新华社和重庆媒体华龙网15日对两会重庆代表团启程回渝的报导图片中,也未见薄熙来的身影,图片显示是“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光国手捧鲜花,第一个走下舷梯。”

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

《BBC》报导称,《金融时报》周五(16日)推出“中国领导层权力斗争”专版,专版上方中心的照片,是从1976年到2012年间被清洗的中共高层领导人的头像。

照片显示,这些官员从毛泽东的妻子江青开始,然后是华国锋、胡耀邦、赵紫阳、杨尚昆和陈良宇,最新的一名是薄熙来。

文章说,薄熙来不平凡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共产党中国的命运。

报导称,《国际先驱论坛报》头版的文章说,免除薄熙来市委书记和常委的职务,明确显示了他本来可能前途无量的政治生命,已经因为王立军事件导致的政治丑闻而走向末路。

《每日电讯报》有关文章的标题是“太子党在统治中国的权力之争中被清除”。文章说,薄熙来成为6年来中共主要政治斗争中的首名牺牲者,上一次是前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

《独立报》、《卫报》和《泰晤士报》的文章观点都大致相似,认为薄熙来政治生命的结束,是中共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间搏斗的结果,因为薄熙来高举起毛泽东的左派红旗,而中共的现任领导人则不希望走回头路。

18大前权中共内斗更激烈

薄熙来被免职,引起国际媒体的强烈关注,外媒大多认为,薄熙来政治生涯已经结束,中共今年18大前的权力争斗将更加激烈。

《世界新闻网》综合了各大媒体的报导。

路透引述北京学者分析,薄熙来被突然免职,将影响18大布局,因为谁将会当选18大政治局常委出现新的不确定性。

“纽约时报”题为“自命不凡的中国领导人被罢黜”,称性急的薄熙来被免去重庆市职位,是王立军丑闻终结薄熙来政治雄心的肯定迹象,这使得今秋中共权力更迭复杂化。

英国“卫报”分析,18大举行前,中共尤其注重保持稳定和避免意外的发生,免去薄熙来重庆市委书记一职,是中共政界最具戏剧化的事件。

“华尔街日报”说,中共高层公开互相指责,即便是拐弯抹角地指责,都极其少见。温家宝在记者会上讲话被视为是针对薄熙来,以及薄所代表的政府模式的支持者的一大直接攻击。

“时代”杂志报导,中共神秘决策的幕后作法,这次因王立军事件而公开化。英国“每日电讯报”称,薄熙来这次下台是自从前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在2006年被“整肃”以来,中共精英阶层出现的最重大的事件。

“纽约时报”说,没有人会站在薄熙来那一边,因为没人知道王立军手上有多少证据。薄利用的毛时代操作方式惹火了胡温。薄一般被认为是江泽民的人马,张德江也是江系的人,这表示江系与胡温的支持者已经妥协、达成协议。尽管胡温再过几个月就要退位,革职意味着他们的权力尚存。

此外,“法新社”分析,薄熙来总是让领导高层非常坐立难安,他们觉得薄争取成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整个风格具有冒犯性。

而日本左派的“朝日新闻”和右派“产经新闻”少有地都用薄熙来是背负王立军投奔美国领事馆行为的监督责任的标题,“产经新闻”还说,薄熙来被免,可能影响18大习近平组成的太子党的地盘。

文章最后说,“读卖新闻”虽也认为薄熙来是受王立军投奔美国领事馆的牵连下台,但指出,曾作为今年秋天进入政治局常委有力人选的薄熙来现在基本失去可能性,是中共为了尽快结束党内的政治斗争。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