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总书记权威”作者再发文 变调向胡温妥协?

【新唐人2012年4月10日讯】(新唐人记者王海天报导)4月9日,《北京日报》再度刊出署名“汪云生”的文章。文章强调要严肃党的纪律,坚决维护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权威,绝不容许有“分裂党、进行小组织活动、向党闹独立性,把个人放在党的集体之上的行为”等。对此,海外独立评论人士认为此举似有既向胡温妥协,但也有弃薄保周的试水之意。

9日,《北京日报》继3月31日质疑“总书记”权威后,再度刊出同一作者“汪云生”的文章,题为“严守纪律是党保持先进性重要保证”,引起海内外关注。

据报导,作者“汪云生”在此文中一改十天前“总书记不能凌驾于党的中央组织之上”的挑衅口吻,频频强调要坚决维护“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中央权威”,并措辞强硬的声讨“分裂党”、“破坏党的团结统一”等行为。汪云生的调子大变,迅即引起外界关注并猜测不已。

在文章里,作者开篇即提到党员违反党纪被开除的六种情况,然后以张国焘和王明“分裂党”、“ 破坏党的团结统一”的教训为例,强调“保证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性。

随后,文章特意提到了中共八大党章关于“不容许有分裂党、进行小组织活动、向党闹独立性,把个人放在党的集体之上的行为”等内容,同时强调对犯错误的党员要“区别对待”。

最后,作者三次强调要“坚持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严守“党的秘密”, 保持“清醒和坚定”,维护“和谐、稳定的环境”。

本台记者为此采访了海外独立评论人士唐靖远,邀请他对此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唐靖远认为,汪云生的这篇文章与十天前相比,可谓180度大转弯,这对作者以及作为北京政治导向风向标的《北京日报》来说,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有这种近于“自打嘴巴”的举动。这种反常现象的背后,一般只能有一个合理解释:这是受到了强大外来压力的结果。

唐靖远进一步分析说,文章开篇就举例张国焘和王明的“教训”并指出“在党内不容许有违反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原则的行为”,显然意有所指。温家宝在两会记者招待会关于重庆事件的最后发言,就毫不含糊的提到了“路线问题”。所以,无论薄熙来的“番茄”还是周永康的“第二中央”,都可划归为“小组织活动”与“向党闹独立性”的范畴。

值得注意的是,文章反复提到“党的秘密”的重要性,这对将情报提供给美国人的王立军和将党内高层矛盾在记者会上公诸于众的薄熙来而言,显然不是利好消息。

唐靖远指出,如果北京日报曾经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除中央以外的“另一个声音”,那么这个声音的转调很可能意味着他们已经彻底放弃保薄并转而保周。此前许多管道报导的消息都显示,周永康一直力图在薄熙来被定性处理之前保住其政治局委员的地位。这固然是由于周与薄纠葛太深难以切割,但部分太子党及个别有影响的退休大佬的支持也是其一度咄咄逼人的重要原因。

他说,《北京日报》的反常表现,足以说明幕后的力量对比已经有了实质性的改变。近日解放军报连续的高调发声;公安部发言人突然接受毛左恨之入骨的《南方都市报》专访;四大家族联手欲恢复胡耀邦地位的传闻以及网路不断解禁关于血债派罪恶的敏感词等等,都显示整个态势的变化已经很明显,而且这种变化已经达到像《北京日报》这样身份的媒体已经顾不了脸面也要求生存的程度。

唐靖远还分析说,这篇文章刻意提到了“对犯错误的党员采取区别对待”这一命题,可谓极其耐人寻味。“犯错误的党员”是否意指周永康、刘淇或者包括汪云生本人目前还无法确定,但这种信号所要传达的,倒很像是一种寻求妥协的“试水”姿态:在自己已经反复表态纠正态度之后,对方是否会赶尽杀绝不留余地?

最后,唐靖远指出,高层内斗的大戏从开演至今,有一个趋势已经日渐明朗化,即:无论混战的有多少派系和势力,最终都必将以一条来划线——有“血债”的和无“血债”的。这是中共这个靠周期性暴力维持恐怖统治的邪教的宿命。周永康不惜搭进自己也要力保薄熙来的表现,以及刘淇年届古稀犹挺身犯险的挣扎,是这个宿命的最好注解。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